从2009年的307种,到2012年的520种,再到如今的685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不断增加品种、优化结构,此次又将群众急需、造成较大经济负担的药品纳入。
“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说,基本药物目录的“一次次成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患者的获得感越来越明显。
10月31日,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生在药房为取药者发药。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抗癌药新福利“上线” 满足肿瘤患者期盼
35岁的黄先生三年前在一次体检中查出患有胃肠间质瘤,由于肿瘤过大,而且伴有比较严重的内出血,专家建议服用一段时间的靶向药伊马替尼,待肿瘤缩小到适合手术的大小时再进行手术。
黄先生对当时的药价记忆犹新:所需的这款伊马替尼每盒大约1万多元,每个月需要2盒。自从国家出台抗癌药降价的一系列措施后,黄先生感觉到价格的切实变化:“从2017年这款药纳入医保后,一个月的药费降到了8千多,变化真是太大了,一时都无法相信。”
北大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冷家骅说,抗癌药纳入医保后,患者的经济负担大大减少了。不仅如此,医生在制定诊疗方案时也有了更大的空间。
黄先生所体会到的价格变化是国家新政落地的体现。目前,全球每年癌症新发病例超1400万,随着癌症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迫切希望用上新药好药,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多项配套措施满足患者期盼。
记者在查看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时发现,目录的“抗肿瘤药”部分新增了“抗肿瘤靶向药”一类,除了黄先生所需的伊马替尼之外,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培美曲塞等靶向药均在列。
其中,埃克替尼这种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对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特异性高、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无骨髓造血抑制作用等优点。专家指出,此次埃克替尼被纳入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我国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用药选择。
这是10月31日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拍摄的17种抗癌药品中的部分药品。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创新药到儿童药 特殊人群受益
由于利巴韦林加干扰素的传统治疗方案疗效不佳,副作用难以忍受,再加上国内没有有效药物,广东的丙肝患者小梅从2017年开始从网上找人从印度代购治疗丙肝的仿制药。不料她第二次收到的是假药,延误了病情,差一点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她不得不重新回到传统治疗方案。
最近,一个消息又让小梅重燃治愈的希望——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已将全球首个也是国内唯一一款全口服、泛基因型、单一片剂的丙肝治疗新药丙通沙纳入。
“看到丙通沙被纳入基本药物目录,这就是要纳入医保的‘信号’,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又有了希望。”小梅说,希望在丙通沙被纳入基本药物目录后,国家后续会出台相关政策,让自己买得起治病药,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感染科专家李家斌教授说,此次丙通沙列入基本药物目录,让很多基层丙肝患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特别是根据基本药物优先纳入医保的原则,一旦丙通沙进入医保,就会极大减轻患者负担,让更多患者用上这一新药。
11月1日,工作人员在河北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药房取药。新华社记者王晓摄
在调入的187种药品中,牛肺表面活性剂、培门冬酶等儿童用药引起了长春市儿童医院药剂科主任杨长树的关注。
热2016-09-28
热2016-06-06
热2019-12-26
热2019-09-20
热2017-02-21
热2016-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