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U盘已成往事:关于青春,你还记得什么?(2)

2018-11-26 11:45:09作者:偶酷网来源:偶酷网整理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26日电 题:当U盘已成往事:关于青春,你还记得什么?

  作者:姚露

  你有多久没用过U盘?

  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程序员的代码资料包、宅男喜欢的大片……曾经的U盘是许多秘密的避风港,更是记忆的归宿。

现在的u盘更多以礼品等形式出现。泱波 摄

现在的U盘更多以礼品等形式出现。泱波 摄

  记忆中的U盘

  网传U盘有3个使命:丢失、中毒和乱码。如果你曾是U盘的用户,你一定经历过其中一个情景。

  “从初中用到现在的U盘丢了,里面的照片资料和视频都是这么多年一点点存下来的,可是再也找不到了……”

  “U盘中毒,课程作业全都不见了,现在电脑因为插了U盘也开不了机。”

  “好几次资料拷进U盘整个乱码,我又是格式化又是删除源文件,就是解决不了。”

  当然,除了存储资料的使命之外,U盘的“副业”还有储存记忆。比如,中学时代的青涩、大学时代的朝气蓬勃以及初入职场时写不完的报告……

U盘中的记忆。来源:网页截图。

U盘中的记忆。来源:网页截图。

  U盘的辉煌和衰落

  回忆总是美好的,U盘的使用率已经大幅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U盘即USB盘的简称,指USB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

  U盘名字很洋气,却实打实的“中国制造”。1999年,朗科科技创始人邓国顺与成晓华共同研制出世界第一款闪存盘,取名U盘,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发明专利的空白。

  随后,U盘这个称呼成为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的代名词。

  早期的U盘,容量很小,只有8M,但存储容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容量仅1.44M的软盘。

网友曾经使用过的U盘。来源:受访者供图

网友曾经使用过的U盘。来源:受访者供图

  2005年是U盘发展最为辉煌的一年。那一年,第一批80后初入职场,第一批90后也到了逃课去网吧的年纪。也是在那一年,许多人认识了SKhynix、Micron、金士顿等一批U盘品牌。

  市场爆发式增长,U盘的容量从8M发展到了128M、256M、512M、1G、2G、4G、8G、16G,直到现在的32G、64G、128G、256G、512G、1T。

  除了储存,U盘也演变出了更多形态。从功能上,出现了广告U盘、防水U盘;从外观上,出现了液体U盘、金属U盘、竹木U盘……

  这些变换无非是应用领域,以及外观材质形态的改变,和产品本身进化改变并无关系。

资料图:卡通U盘。

资料图:卡通U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云存储取代U盘的地位。

  2010年左右,被称为“移动存储第一股”朗科科技业绩开始疲软。直到今天,朗科科技的营收和利润,增长都不稳定。由于其常年专利官司不断,被许多人调侃为“靠打专利官司为营生”。

  和朗科科技业绩一起下滑,还有U盘的价格。2008年,4G内存的U盘售价约为100元左右,8G内存、16G内存价格在200、450元左右。

  到了2018年,不同品牌256G的U盘的价格也才200-400元之间。

  朗科科技坦言,云存储、云计算、移动互联等趋势性新行业正在对移动存储行业构成严重威胁,公司主营业务存在持续大幅下降甚至难以为继的风险。

  新的秘密走进网盘

  “易丢”——小巧成了U盘的缺点。现在,网盘流行的时代,U盘逐渐沦为“赠品”、“配饰”,内容的交互从U盘时代的“拷来拷去”变成了“传来传去”。

  网盘的概念在2005年就被人提起,真正的个人网盘存储时代,是以2012年金山快盘赠送100G云存盘开始的。随后360、百度等加码1T进入网盘大战。

  没有时空限制的网盘,避免了“找U盘、丢U盘”的痛苦循环,让记忆不再颠沛流离。

用户正在使用百度网盘。姚露 摄

用户正在使用百度网盘。姚露 摄

  “求资源”、“共享网盘”……新的信息交互方式产生,新的秘密走进网盘。

  但很快,共享网盘成为滋生淫秽色情信息传播的温床。

共2页: 上一页

  •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