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一纸遗嘱中的冷暖人生(2)

2018-11-03 08:40:04作者:偶酷网来源:偶酷网整理

  “不注重遗嘱订立、订立遗嘱不严谨,对家庭和睦影响很大。很多老人都在担忧自己的身后事。”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律师陈凯总结,“对遗嘱的需求,就像一座盖在浮灰下的火山”。

  人生旅途中最后的秘密

  截至2018年9月底,中华遗嘱库全国咨询预约人次将近达到14万,登记保管遗嘱约11万份。目前,在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中心,预约立遗嘱的人已经排到了2020年4月份。

  每个工作日,这间小屋里都几乎坐满了人。

  从核验身份、遗嘱咨询、遗嘱抄写、精神评估到登记、录像等一套完整的程序下来,大约得两个小时,一天最多只能为25到30名60岁及以上老人办理遗嘱登记业务。

  年龄是这一数字波动的根源:有些老人写字能力已经太差,无法完成遗嘱抄写;有些老人表达不够清晰,不能顺利通过精神评估。

  “要知道这样,为什么不早点立遗嘱呢?”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工作人员脸上都写满了无奈。

一张空白的“幸福留言卡”。上官云 摄

  种种现实,让越来越多的人改变观念,不再把立遗嘱视为“咒我去死”,而是选择在生前说清死后的意愿,避免可能出现的麻烦。

  陈凯说,立遗嘱的人虽然以“银发族”居多,但年轻人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人们正以越来越坦然的态度,去面对不知何时降临的死亡。

  在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中心,有一个写着“幸福慢递”字样的“邮筒”,很多老人会在立完遗嘱后,手书一份幸福留言卡,投递进去。

  有时,上面写着立遗嘱人对生活磨难的释怀;有时,则写着他们一生未说出口的温柔话语。

  记者发现,留言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3个词分别是“幸福”、“快乐”、“健康”,那也是他们对亲人最后、最真挚的祝愿。(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刘蓉、张同喜为化名)

共2页: 上一页1

  •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