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想象”还是“想像”萧山家长和语文老师吵了起来
经过一番研究,我们发现这两个词还挺有故事
在你的字典里,xiǎng xi?ng是写成“想象”还是“想像”?
近日,萧山的一位家长在论坛发帖,孩子在萧山一所小学读书,最近语文考试就有这样一道拼音填空题,孩子填的“想象”,被老师打了一个“叉”。班上好多同学填“想象”,也都是错的。老师认为,“想像”才是正确答案,最后还在家长群里做出了解释。
但是,老师越解释,这位家长越疑惑。
“从小到大,都认为‘想象’才是正确写法,难道我的语文是跟体育老师学的?”这位家长说,他查了字典,发现二者可以通用,“既然可以通用,那填‘想象’就不该算错啊?”
为了“想象”还是“想像”
家长和语文老师争论起来
这位家长说,因为“想象”还是“想像”,他甚至和语文老师争论了起来。后来,语文老师用了很大篇幅,专门在家长群里阐述了自己选“想像”的理由——
想象”和“想像”至今纠缠不清。你认为用哪个xi?ng字更合理?1986年是分界线。不说历史,就现代汉语运用来说,“想象”和“想像”的纠缠是1986年以后出现的。1986年前是“想象”一统天下;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恢复了“像”字的使用,“想像”开始崛起。
它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具书肯定了“想像”的地位。比如《现代汉语词典》,旧版只收“想象”,新版则两者兼收,但以“想像”为主条,释义后注:“也作想象。”“想象”后只注“同‘想像’”,编者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
“象”适用于三种情况:
1.作名词用,如“大象”。
2.属于名词性词素,不能单用,用来构词,如表示形状、样子的“形象”“象征”等。
3.属于动词性词素,不能单用,可用来构词,如表示摹仿、表现的“象声词”“象形字”。
“像”适用的也有三种情况:
1.作名词,指人物等做成的形象,如“画像”“佛像”等。
2.用作动词,表示相似,如“你像他哥哥”。
3.作介词用,有“比如”“如同”(这个意义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只能构成介词词组去修饰动词)等意思,如“像爸爸那样工作”。
4.似乎、仿佛,如:雪梅好像什么都没看见。
“有家长问我,到底是“想象”还是“想像”?现在统一:想像。我读书的时候是没有单人旁的,但是后来统一要求写单人旁。”这位老师最后下了定论。
跟着字典一探究竟
原来这两个词曾大变身
对于“想象”还是“想像”,绝大多数网友都表示“傻傻分不清”。而且, 我们发现,这两个字的区分还挺有年代感的。年纪大点的,都认为“想象”正确。而三十多岁以下的人,都认为应该是“想像”。
网友@米奇laile就说,“我们80后老师教的都是想像,我爸那一代写想象。”
网友@纯妹也说:“我读书时老师教的就是想像,很好理解,想像的意思就是想一想,像什么,所以不难记,也没有这种困扰。”
也有网友表示,按照手机输入法来不就好了?我们试了一下,发现无论是哪种拼音输入法,输入xiǎng xi?ng,都会跳出“想象”和“想像”两个词语。
好吧,钱报记者较真了,本着科(闲)学(着)探(没)究(事)的精神,搜罗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这40年间出版的工具书,能找到的都找了来,一探究竟。
先说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二版,上面只有“想象”和“想象力”两个词,根本没有“想像”。
再到1992年,王同忆主编、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新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中写道:“象”有“想像”的意思。但我们在组词中却没有找到“想象”一词,这本词典认可的用法是“想像”。
这也印证了那位老师的解释:[xiǎng xi?ng]一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间确有一个“变身”的过程。
然后到了2005年,商务印书馆的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想象”和“想像”两种写法都对。但和那位老师解释的恰恰相反,这版词典里“想象”是主词条,并注明“也作想像”。同样情况的还有“想象力”和“想像力”。如果按照老师的解释,词典编辑者应该倾向认为,“想象”一词更常用。
2016年最新版的商务印书馆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和第五版的解释几乎一样。
资深语文老师见证
“想象”和“想像”的交替变换
热2019-05-01
热2016-12-25
热2018-07-27
热2016-05-20
热2016-08-30
热201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