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十年:少女变宝妈,购物车里眼影变纸尿裤(2)

2018-11-10 18:01:55作者:偶酷网来源:偶酷网整理

  不知不觉,

  “双11”已迈进第十个年头。

  十年间,马云感谢过的中国妇女们将天猫“双11”销售额从5200万拉到了1682亿;

  很多人、很多事都在改变,当初熬夜买衣服的少女已结婚生子,唯一不变的是记忆,是网购衣服上弥留的烟火气。

资料图: 2017天猫双11总成交额达到1682亿元。

  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双11”

  ——东西越买越多,钱越花越多

  精华、眼霜、面膜……蒋林念叨着这个“双11”要购买的商品,虽然在去年收快递的时候,男友已提醒过明年少买点,但随着“双11”的临近,购物车里的东西还是在不断增加。

  “我这是在省钱,要知道‘双11’的东西比平时便宜,而且还有优惠券,”说这话时,蒋林把声音提高了一度。

  这是蒋林第6次在“双11”买东西。

受访者供图

  2013年11月11日,彼时还是大一新生的她在零点下单了一件羽绒服和一套化妆品,室友们则在争分夺秒地抢着大衣和羽绒服。

  那一年淘宝的销售额是1.52亿,蒋林贡献了400多元。

  两年后的“双11”,蒋林的购物车里除了衣服、鞋子和化妆品,还多了一件男士毛衣,那是她送给男友的礼物,她的账单第一次过千。

  去年是蒋林工作的第一年,她的“双11”清单里又多了家具、日用品和零食,代价则是半个月的工资。

资料图:市民正在上网购物。中新社发 张斌 摄

  “六年来,与年龄一起增加的是购物车结算金额,”蒋林打趣。在这期间,她也从校园走向了社会,从孤身一人到已有结婚打算。

  现在在河南一所学校当老师的李静,比蒋林早一年接触“双11”。

  2012年的购物狂欢节,她花了180元钱买了一双鞋,从此掉进了“双11”的“坑”。刚开始只是衣服、鞋和化妆品,现在连卫生纸都在网上淘。

  “我是购物重度患者,需要什么就在网上淘,这些年花的钱加起来早已上万。老公现在看到我的购物车就头大,”李静笑言。

  今年“双11”,李静的购买重点是衣服和化妆品,这两项也是多数女孩“双11”的必选项。

  一个有力的证明是,女装和美容护肤品类已连续多年雄踞“双11”成交top榜,诞生了一系列“亿元俱乐部”品牌。

  ——从大宝到雅诗兰黛,东西越买越贵

  六年来,蒋林“双11”购物的最大变化就是商品越买越贵。

  “2012年双11买的那件羽绒服,才花了两百多,前两天预定了一件羽绒服,打完折还需要1200元,”蒋林有些无奈。

  现在的她,买衣服总是会选择承受范围之内最贵的商品。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她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拿着几十元的护肤品就往脸上抹。

  “当你看着眼角的皱纹,日益松弛的皮肤,只想买lamer。”

资料图:多个品牌入驻天猫国际

  拿着平时买倩碧的钱,蒋林在“双11”成功定了雅诗兰黛,实现消费升级。

  这种消费观念也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她们早已改变了单纯买便宜货的想法,在“双11”选择高质量的品牌消费。

  这几年,蒋林也会趁着“双11”给爸爸妈妈买点东西,区别是上学时买的几十元的手套已拿不出手,贵点的保暖内衣、鞋子及棉服成了备选项。

  最可惜的是,她这辈子仅给外婆买过一件礼物,当时趁着“双11”购买,花了不到50元。后来外婆去世,她再也无法买更好的礼物。

  ——少女变宝妈,纸尿裤抢了裙子的地盘

  吴茜现在在一家银行当柜员。自从前年有了宝宝后,生活中除了工作就是围着孩子转,连“双11”都变成了婴儿用品“囤货节”。

  这原本是她买衣服和化妆品的节日,但孩子生下来后,那年的“双11”,她只是买了大堆的纸尿裤和奶粉。

受访者供图

  “那时候,一方面是身体还没恢复过来,穿衣服不好看,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了孩子,各方面都想省着点花,”吴茜坦言。

  现在吴茜的“双11”购物车里,孩子的各种东西还是占了一大半。

  原本会买裙子和高跟鞋的她,购物车里“躺着”的是阔腿裤和雪地靴。

共2页: 上一页

  •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