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乘客地铁遭精神病患纠缠,谁该为精神病患者肇事“买单”?(2)

2018-11-15 09:03:43作者:偶酷网来源:偶酷网整理

  11月13日,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前几日乘坐地铁时被一男子纠缠,对方不仅直接从背后抱、拉衣服,还自称是该乘客男友,幸亏其他乘客帮助自己才得以脱身。13日晚,北京公交总队就此事发布通报,称涉事男子系精神病患者,目前已经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尽管事情已经被解决,但此事引发热议:普通人遇到精神病患者闹事该怎么办?如果不幸造成严重后果应该谁来担责?

  事件

  地铁里遇到“前男友”?

  近日,一则网友爆料引发众多关注。11月13日上午,一名女性网友发帖称,自己9日上午9点左右,在立水桥地铁站遇到一名疑似精神病患者。“刚上地铁后,就感觉到突然有人从背后抱我,手里还拿着一小杯热水,我以为遇到了猥亵男,没想到比我想象的要糟。”

  该网友在帖子中描述说,自己掰开男子的手之后,对方曾表示“我找你找了好久了”,其语气及说话的内容,都很容易让其他人以为这是一对情侣在闹矛盾。因而当该网友几次表态称自己并不认识对方时,也没有人上前帮忙。此后,该网友为躲避骚扰挤到另外一个车厢,不料该男子一直紧跟,“过程中有两位女生为我说话,但是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担心发生意外,该网友选择从上下车乘客较多的换乘地铁站下了车,对方于是也跟着下来。幸好此时几名男性乘客看出情况不对劲,拦住了该男子,该网友才得以脱身。“当时因为急着甩掉他也没顾得上报警,我再要上地铁的时候,那人还想跟着我上车,被乘警拦下来了,护着我的男生还送了我一站地。”

  网帖最后,该网友表示:“这种情况我之前都是在新闻上见到过没想到真真切切发生在我面前,如果地铁站一直没有人管我,后果不堪设想。”

  调查

  涉事男子患精神分裂症

  13日晚上,北京公交总队就此事发布通报。通报称,针对网传11月9日上午一女乘客在北京地铁5号线立水桥站遭到疑似精神异常男子纠缠的情况,经核实,涉事男子周某当天上午即被公交总队巡逻民警发现并控制。警方在现场未发现涉事女子,也未接到报警。经查,周某系精神病患者,公交总队已将其送医救助治疗。

  据警方介绍,11月9日10点,公交总队大屯站派出所民警在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巡逻时,发现一男子下车后赤脚在站台上行走,行为可疑,遂上前盘查,该男子称鞋子在地铁上给了“前任女友”。民警发现其精神异常,语无伦次,答非所问,为确保安全,将其带回派出所继续工作。经查,该男子为周某(28岁,湖南人),周某2014年在上大学期间患上精神分裂症,在当地医院治疗,好转后,由家属继续监护治疗,其间离家出走,独自来京。经查看监控录像,并与本人比对,确定周某和网传视频男子系同一人。

  得知涉事男子已经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让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但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担心:如果真的遇到精神病患者闹事,应该怎么办?

  北京青年报记者查询发现,近年来精神病患者闹事,甚至行凶的案例屡见不鲜。

  专家

  患精神病需及时就医

  据北京大学副教授孙东东介绍,一旦精神病患者发病,普通人可能很难与之进行有效沟通,所以最好的保护方法还是保持距离,并及时向专业的医护人员寻求帮助。

  孙东东表示,精神病和头疼、拉肚子一样,其本质是一种疾病。但目前不少人对这种疾病存在误会,认为精神病只是心理、思想出了问题。许多精神病患者家属,因为担心周围人的眼光等原因,都会选择留患者在家由家人进行照顾。“经常会有孩子把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人送到医院后,被周围人指指点点‘居然把老人送医院,真不孝顺’,久而久之,很多家属就有了心理障碍。但其实精神病也是一种病,需要打针、吃药,一旦患病,就应该主动就医,及早接受治疗。”

  孙东东告诉北青报记者,按照我国《精神卫生法》相关规定,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如果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可能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

  “有没有‘两害’的行为,也就是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是判断患者需不需要住院接受治疗的重要标准。”他提醒,如果家里有精神病患者,最好的方法还是送医接受治疗,如果确有困难无法送医,其监护人就要对在家居住的患者做好看护管理。

共2页: 上一页

  •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