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昏侯墓”系列网络影片《守墓人之海昏侯迷踪》和《守墓人之龙棺海昏侯》在江西南昌举行了全国首映。影片制作方之一、江西影纳传媒董事长周敏坦言,用电影创作的手法反映海昏侯墓只是一种文化运作的手段,他更在意的是通过艺术形式与大家分享海昏侯墓被发现与发掘的这份自豪。
与艺术表现不同的是,作为一项严谨的重大考古事件,从2011年3月进行保护性发掘开始,西汉海昏侯墓带给人们的惊喜和自豪已经接二连三,本报曾经以《古今文明的对望与交融》等文章进行过详细报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发掘工作的步步深入,这座填补江西汉代列侯墓葬空白、随葬文物极其丰富的墓园,有的谜题已被破解,但有的谜题仍待探索。
海昏侯墓出土的温鼎(上)和“蒸馏器”(下)
与其他男性合葬 是特例还是规制允许?
2016年3月,经过了多角度的实据认证,海昏侯墓主身份被确认为汉武帝之孙刘贺,这个在位仅27天的皇帝,用33年的生命历程,完成了从王到帝再到侯的角色转换。
海昏侯墓园由两座主墓、7座陪葬墓、一座陪葬坑、园墙、门阙、祠堂、厢房等建筑构成,对已经发掘的五号墓,业内一直存在着是刘贺“儿子还是妾侍”的争议。
经过一年的实验室考古,专家在海昏侯墓园五号墓中清理出一枚刻有“刘充国印”字样的铜印,结合墓中的儿童玩具、玉剑及此前刘贺墓中出土的木牍及《汉书》等文献记载,五号墓主身份终于真相大白。江西考古汇报会正式确认,其墓主为刘贺之子刘充国。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在海昏侯墓发掘工地见到杨军,身为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杨军在这偏野乡村一扎便是7年。谈到五号墓主揭秘,杨军介绍说,之前我国各地发现的帝陵及诸侯王陵都是一位男性墓主加上若干女性附葬墓,而海昏侯墓除了墓主之外还有男性成员,至少是有继承权的未成年子嗣,至于是特例还是规制允许,尚有待研究。他说,与五号墓同一排的还有四号墓和六号墓,其中四号墓出土文物较少,六号墓发掘工作尚未展开,但因为五号墓与刘贺是父子关系,四号墓和六号墓也有大概率是刘氏家族成员(刘贺子嗣)而非妾侍,这对了解西汉列侯等级墓园的葬制具有重要意义。
“蒸馏器”出土 是否改写我国蒸馏酒历史?
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酒酿酒历史,但有关蒸馏酒及蒸馏器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元代文献,如作于1331年的《饮膳正要》。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也曾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在海昏侯墓酒具库中,发掘出上釜中桶、底部有菱形镂空、设有双足的青铜器,杨军称之为打引号的“蒸馏器”。“如果能证明西汉时期中国就可以蒸馏白酒的话,相当于把蒸馏酒的历史提早了1000多年。”杨军说。
经过专家们仔细鉴定,在这件“蒸馏器”中,发现有芋头的残留物。杨军说,直到现在,日本的清酒还是以芋头为主要原料,据此有不少媒体借专家之口,大肆渲染蒸馏酒历史已被改写,“这至少不是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杨军说。
他介绍,在海昏侯墓“蒸馏器”出土之前,上海博物馆存有一件类似“蒸馏器”的东汉文物,经过专家反复试验,虽然有蒸馏功能,但由于蒸馏量大等因素,有可能不是用来蒸馏白酒,而是制作香水、果汁或炼丹之用。至于海昏侯墓中的“蒸馏器”是否为蒸馏白酒之器,还有待复烧及科技考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南昌之名由来 与海昏侯有没有关系?
关于南昌得名的由来,人们一般认为是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灌婴筑城算起,取“昌大南疆”之意。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中,一盏刻有汉隶“南昌”二字的青铜豆形灯灯座成为与“南昌”有关的珍贵实物。这件青铜豆形灯的出土,让考古界对海昏侯刘贺与南昌的关系有了更多猜想的空间。
当年刘贺被废黜帝位后,以原封返回昌邑国(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3月,汉宣帝下诏封刘贺为海昏侯,刘贺便前往封国豫章,也就是如今海昏侯墓所在位置。
热2018-03-29
热2016-08-30
热2016-05-20
热2016-12-25
热2018-07-27
热201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