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告诉我,你做不到光宗耀祖,但你要让祖宗发扬光大。我默默无闻,什么都没有,我就要以祖宗为自己的仰望目标,我要守护他,发扬祖宗留下的文化状态。至少不能让下一代不知道这里有人守墓了。
我女儿今年7岁,每个周末,她基本都会跟我回来,会去墓地。孩子太小,还不是很懂。我跟她说,这是我们的祖先,你要拿来爱的,就像爸爸爱你,你爱爸爸一样。她就双手放在地上拜拜,那时候才四五岁。幼儿园里,老师问她,小朋友,你是哪里人?她会非常自豪:我是九峰山人。
胡家人守住的是一份朴素的愿望
胡森应该想不到,自己当年为了守护父亲胡汉而造的草庐,几乎差不多的位置,400多年后,他们的后代依然执拗地守在这里,守护着400多年前的他。
胡家的守墓,应该从“太公”胡森开始讲起。
△胡森祠堂
胡森是个孝子
建墓按照标准的昭穆葬法
胡森生于1493年8月22日,卒于明嘉靖甲子(1564)二月初九,活了72岁,很长寿。
他字秀夫,号九峰,显然,他太爱这座家乡的九峰山了,出的诗文集也叫《九峰先生文集》,还为眼前这座山,定制了很多诗:“满路林光晨霭合,一川花气午烟开”(《九峰岩》)。
眼前的胡公墓,正中间最高的这座,并不是胡森的,而是他的父亲,胡汉。
胡森的父亲40岁因病失明,10年后,胡森中举,再过6年,中了进士,那年他28岁。
胡森至孝,为官时都带着父母到任。母亲在他任上去世。后来,胡森辞官,回到九峰山下,悠游20多年,再也没有出去过,就是为了侍奉失明的父亲。直到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父亲去世,享年84岁。
此时的胡森也已57岁,父母离去,他的长子胡文炳,也早逝了。眼前的这座胡公墓中,其实还安睡着胡文炳。
这座墓,是什么时候建的?
胡森亲自为父亲撰写的墓志,帮我们找到了这个时刻——1551年,墓建成,守墓应当也自此开始。
我们暂时没有找到坟图,但根据金华二中老师、地方文史整理和研究者高旭彬提供的墓略,胡森墓的布局还是一目了然——
汤溪明嘉靖年间胡森墓,并排一共有六穴:正中间两穴,左一为胡森生父胡汉,右一为胡汉妻王氏;左二为胡森,右二为胡森妻丰氏,分列正中两穴(胡森父母)左右;左三为胡森早逝的长子胡文炳,右三为文炳妻龚氏,分列左右最外侧。
这就是标准的所谓“昭穆葬法”。
什么意思?
热2016-05-20
热2018-07-27
热2019-05-01
热2016-08-30
热2016-12-25
热201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