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正确处理狗带来的争端。 “狗患”备受诟病,一大指向就是狗吓人、伤人。一旦出现此类情况,养狗人切勿只顾着护狗而忽略对受害者的体恤。如果狗撒野了,自己比狗还野,甚至倒打一耙,自然须受法律制裁。狗可以不懂事,但人必须明事理。
管养狗的人:优化思维、法规、管理
养狗越来越常见,也为职能部门带来了管理难度。消除“狗患”、提倡文明养狗,除了管好养狗人,如何管好管理部门的人同样重要。
养狗热趋势不可逆转 须有客观的认识和预判
今年9月发布的《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城镇养宠用户已经达到7355万人,其中城镇养狗人数达到3390万人。而中国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可以说,养狗的问题,早已经成为了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养狗的现象,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判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养狗人越来越多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有了客观正确的认识和预判,才能够在之后的管理中做到与时俱进、对症下药。
相关的管理法规应及时修订 与时俱进
从具体的管理工作来看,规范养狗人文明养狗,制定法规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应该承认,关于犬只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我们并不缺乏,有些地方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揆诸现实,一些规定明显不合时宜,一些规定形同虚设、缺乏可操作性。比如此次饱受热议的杭州文明养犬整治行动,主要依据《杭州市限制养犬规定》,这个规定从1996年开始实施,之后进行了三次修正,最后一次修正是在2004年7月30日,距今已经14年。有专家呼吁,其中不少规定已不太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的需求,尤其是犬类管理发展的需要,建议加修订法规。
此外,一些规定不够具体、一些规定过于苛刻也让养狗人啧有烦言。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养狗法规对职能部门权限界定并不明晰,导致相关部门相互扯皮。养狗的人越来越多,相关的管理法规如何优化,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是管理部门急需思考的一个问题。
优化管理体系 管住“管养狗的人”
有个细节是,城市中虐狗现象频发,与文明背道而驰,一些执法者在管理流浪狗时过于暴虐,流于血腥化,让人不适,这种现象是不是也需要制度规束?再比如,有的人号召采取极端手段毒害犬只,也备受争议。如此种种,或可说明有必要推动立法,以加强对动物的法治保护,而这也与优化管理体系有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国外管理养狗早已形成了成熟的制度安排,国内一些地方也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既扬长避短,也取长补短,通过优化管理体系,可更好地纾解狗患带来的治理风险。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一定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城市治理要像绣花一样,就体现在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养狗不是小事,老百姓有没有获得感,取决于治理能不能精致化。如果做到治理精细化,前提就是在这些“小事”上多一些“绣花”功夫!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秦川
相关新闻
责编:王丹
分享:
环球网简介| About huanqiu.com| 网站地图| 诚聘英才|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政策| 服务条款| 意见反馈
热2016-05-20
热2016-08-30
热2018-07-27
热2016-12-25
热2018-03-29
热201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