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唯一步班“邮二代”:最怕22万里山路上的孤独(2)

2018-11-20 19:09:30作者:偶酷网来源:偶酷网整理

  道两旁长满杂草,雪落在上面,看不清路,稍有不慎就会踩空崴着脚,或从旁边两三米高的地方摔下去。唐和顺从一旁的枯树上折下几支树枝,用作探路的工具。

  在行进路上,唐和顺顺手揽起一把雪,揉成小团,喂进嘴里解渴。唐和顺杯子里的水不多,不足以支撑一整天10多个小时的路程,只能在吃干馍的时候顺顺,避免噎着。

  在这几条路上走了十多年,唐和顺慢慢摸索出“门道”:晴天走捷径,雨雪天行大路,哪条路坡陡,哪条路经常有毒蛇出没……提及积攒的经验,唐和顺掰着手指如数家珍。

  但鲜有人知道,工作之初,唐和顺摔过几次跟斗,掉过几次山洞。

  唐和顺清楚地记得,工作的第一年,由于不清楚路况,他失足掉进深约两米的山缝,被卡在中间,膝盖受伤,动弹不得,“当时想着,这回要死在这儿了。”

唐和顺分拣邮件。杨艳敏 摄

  在人迹罕见的背面山坡上,没有信号,唐和顺无法求救。看了看一旁的包裹,想了想家人,唐和顺开始徒手在山体上凿出一个个小洞,手脚并用爬出了山洞,一瘸一拐地将邮件送达。

  那天,是唐和顺这些年来回家最晚的一次。当天,唐和顺回到家时,天已漆黑,妻子在饭桌上焦急地等着,一直未动筷。若不是家人发现他身上的伤,唐和顺绝不会张口提及那天的“惊魂一刻”。

  此后,在家人三番五次地劝说下,唐和顺开始动摇。“不想再身处险境,让家人担心。”唐和顺垂着眼说。

  正想放弃的时候,唐和顺往山里送了一份录取通知书,这一趟,更坚定了他做乡村步班邮递员的想法。

甘肃兰州市西固区邮政管理局乡村步班邮递员唐和顺拄着木棍载雪中前行。杨艳敏 摄

  唐和顺忘不了那家老人双手接住录取通知书时的表情和眼神,“两眼放光,眼里全是希望”,还拉着他的手,热情地让他进屋坐坐,喝口水歇歇脚。

  日子久了,唐和顺和村民们的感情愈发深厚,除了送邮件,偶尔也从山下捎带些生活用品,或者将学习用品带至在十几里外上学的学生手中。

  “一想到大山里面的老乡眼巴巴等待我的那种表情,还有拿到信件和快递的那种眼神和喜悦,我又不忍心了,决定坚持下去。”就这样,12年过去了。未来的路,唐和顺还要坚定地走下去。

  乡村快递10年变迁:包裹变了,等待的笑容没变

  送件路上,唐和顺遇到过恶劣的雨雪天气,遇到过塌方、滑坡等事故,还遇到过突然窜出的毒蛇……

唐和顺河熟人打招呼。杨艳敏 摄

  “艰难险阻”远不止这些,12年间,唐和顺甚至磨破了逾百双鞋,穿烂了几千双袜子,为地处偏远山区的4个行政村、25个社区的人们送去信件、报刊和包裹。同时,他还见证了中国西北乡村快递10年变化。

  2009年是淘宝首届“双11”,当时网购还未蔚然成风,一天之内创造了5000万元的销售额。2018年11月11日24时,随着最终数字的定格,2018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全天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2135亿元。同时,今年天猫“双11”全天物流订单量达到10.42亿,再创新纪录,进入1天10亿包裹的时代。

  十年“双11”,变化的不仅仅是这些数字,还有寄送的包裹里的东西。“网购越多,任务越重。”相比10多年前,唐和顺明显感觉到,信件少了,包裹多了,他的任务也越重了。之前,他只需挎2个邮政布包,但现在快递高峰期,他的手里时常要加拎两三件包裹。

  这些包裹往往是外出务工或上学的年轻人寄给家里的小孩和老人的东西,有衣物、学习用具、生活用品等。由于经常负重爬山,唐和顺的膝盖受损严重,用他的话说,一到雨雪天就是他的“受难日”。

  报刊是唐和顺运送的“贵重物品”,它能让山里的人了解山外发生的“大事”。唐和顺更像一条“信息纽带”,多年来,行经22万里的崎岖山路,连接着大山外的世界和大山里的村民。

唐和顺在雪中行走。杨艳敏 摄

共3页: 上一页1

  • 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