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湖北省水产局工作组到达荆州。工作组成员发现,与中华鲟养殖池一墙之隔的芈月桥仍有工人在施工,不时有敲击声传来。“文旅区称,大的工程停了。”一位工作组成员告诉澎湃新闻。
11月20日荆州市文旅区官网发布的通报称,早在2018年年初就按照荆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责令恒升公司附近的芈月桥等工程停止施工以及养护工作;11月17日下午,再次约谈芈月桥施工方,立即全面无条件停工,同时,派员对停工进行24小时监管。“若施工企业仍然施工,将严格问责追责。”
该通报显示,10月10日、10月24日,荆州市委书记何光中先后两次听取汇报,并提出明确要求。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11月18日,荆州市文旅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振彬在接受采访时质疑称,由于双方征迁补偿金额未能达成一致,荆州市文旅区管委会“无奈”放弃征迁,直接在养殖基地旁边开始施工,并设立了三米高的隔离墙,随后爆出中华鲟意外死亡消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生存状态和环境条件,完全由一家民营企业说了算,是否符合情理?”
从幼鱼长到亲鱼要20年
1999年,经农业部渔业局批准,恒升公司获得中华鲟驯养繁殖资质。2009年11月,农业部官网公布的第1284号公告显示,恒升公司等全国9家公司或单位通过专家评审,被确定为中华鲟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
20世纪70年代,还有10000余尾中华鲟在长江里繁殖,“去年(2017年)只有20几尾。”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2018年7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这种能长到4米、1400多斤、溯江而上近3000公里的庞然大物正面临着野外灭绝的风险。
人工增殖放流中华鲟,已被列为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的重要措施。
中华鲟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商业利用尚未放开。荆州市水产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恒升公司的中华鲟不能进行商业买卖,所以,该公司养得越多,负担越重。
从物种保护角度,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2015-2030年)》、《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 ,从国家层面采取多种措施,保护长江旗舰物种。
野生中华鲟被取卵、受精、孵化得到的个体,被称为子一代。它们被饲养十多年后性成熟,成为亲鱼,产卵、受精、孵化得到中华鲟被称为子二代。
一般而言,子一代中华鲟比子二代的“体质”更好,遗传多样性更丰富。
由于从2009年开始,中国停止科研捕捞野生中华鲟,而中华鲟从受精卵孵化到成年、性成熟,需要漫长的等待和大量资金投入,“至少需要12年(雌性、养殖个体),一般需要20年”,这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全国范围内不会有更多的子一代中华鲟亲鱼。
中科院院士曹文宣等人向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提供的论证意见称,2016年的调查显示,全国饲养的中华鲟子一代亲本个体不足1000尾,近60%在恒升公司。
热2016-12-25
热2018-03-29
热2016-08-30
热2018-07-27
热2016-05-20
热201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