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眼识字”屡禁不止 这场骗局究竟蒙住了谁的眼?(2)

2018-11-23 08:09:55作者:偶酷网来源:偶酷网整理

  3个月前,一次偶然的闲聊,家住贵阳的李萍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全脑开发的神奇故事,她听说,一个语文考试从来没有上过90分的孩子,自从上了全脑开发的培训班后,竟然考了全年级第一。李萍从朋友那里要到了培训班的地址和联系电话,带着儿子亲自去考察了一番。

  “第一次摸我准备的身份证就能把信息全部说对。”李萍回忆起8月12日上午发生的那一幕,直呼太神奇。也是在那天,李萍将儿子飞飞送进秒慧好记星科技有限公司贵阳云岩一分校的大门。在李萍和该培训机构签订的合同上,记者看到,按照合同约定,李萍需支付1.98万元的高速训练费用。与此同时,合同还规定李萍不得带孩子外出表演、也不得四处炫耀蒙眼看物、脑感应、高速记忆等能力。

  “他们不可能造假呀!眼罩我检查过,身份证也不是事先准备好的。”李萍打心眼里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蒙眼识字”这样的能力。

  听说妈妈花大价钱给弟弟报了这样一个培训班后,女儿婷婷感觉母亲被骗了。除了在网上搜到大量类似的培训骗局被媒体曝光,婷婷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发现,作为甲方的秒慧好记星贵阳云岩一分校,却盖了贵州人可易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公章。

  婷婷查询该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发现其中经营范围包含教育信息咨询、销售办公用品、销售电子产品;同时写明不得开展教学和培训等业务。

  面对婷婷的多次劝阻,李萍有些不以为然。在她看来,生活中确实存在拥有“超能力”的人。“电视上参加《最强大脑》的那些人,你怎么解释?更何况,别人家的孩子也在上”。

  李萍并不期待儿子能获得什么“特异功能”,只希望他通过学习高速记忆课程后,能在学习上更轻松些。“记忆力好,总不是什么坏事”。

  两个月的课程下来,李萍发现儿子比以前自信了很多。“即使这是一场骗局,花两万块钱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值了。”李萍说,“更何况,现在也不能证明它是骗局,万一有效果呢?”

  “蒙眼识字”为何屡禁不止

  10月28日下午,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将在秒慧好记星科技有限公司贵阳云岩一分校了解到的情况提供给了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

  没过多久,云岩区教育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科科长李旭来到该机构进行调查。“该机构确实存在违规、违法行为。”李旭当场要求该机构立刻停止办学,并要求相关负责人到教育局说明情况。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秒慧好记星一样开展大脑开发的机构还不少。一个名为“快乐大脑”的培训机构近日也在贵阳等地开展波动速读、全脑照相记忆等课程。

  事实上,不少培训机构打着全脑开发的幌子,制造蒙眼识字等假象来吸引家长,并赚取暴利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并不鲜见。

  2018年7月31日,《宁波晚报》刊发了一条题为《开发右脑就能“蒙眼识字”?老骗局“重现江湖”又骗了不少家长》的新闻。报道中称,孩子“蒙眼识字”的超能力需要透过眼罩缝隙才能看到卡片上的文字。由于使用“蒙眼识字”这一骗术诈骗钱财,某培训机构负责人王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3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全脑开发、蒙眼识物、超速记忆的培训班为何受到家长追捧?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蒙眼识字”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在于抓住了家长想走“捷径”的心态。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蒙蔽了不少家长的心智,使其失去基本的理性和判断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贵州海之源心理首席心理辅导专家陈昌海和熊丙奇持有相同的观点。在陈昌海看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就有了别人家的孩子上的培训班要上,别人家没上的培训班也要上的现象。

  “7~14岁的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比较弱,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希望拥有特异功能后,被更多的人认可和接纳。”陈昌海表示。

  “相比于其他枯燥的培训班来说,孩子们会更喜欢像全脑开发这样的培训课程,因为课堂形式更轻松、更有趣。”陈昌海说,“这样的培训班对孩子来说更像一处‘避难所’。”

共3页: 上一页1

  • 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