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家长要坚持让孩子“自己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也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让孩子的生活比较有规律。
进入小学后,自理能力强的孩子适应得最快,学习成绩往往也比较优秀。而且,小学时养成的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用终身。千万不要太宠孩子,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其次,培养孩子坚持阅读的习惯。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对人生的影响巨大。科学家有研究,阅读对孩子大脑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经常阅读和经常看电视的大脑发育是完全不一样的。阅读时,大脑就在不停地锻炼。同时,喜爱阅读的孩子知识面广,往往会比较自信,学习时也会比较专注,就容易得到同伴的认可。
因此,家长要多陪伴孩子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可有意识地教孩子认字,也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识字,减少孩子阅读的障碍。当然,除了自己名字,没必要过多地教孩子写字,因为太小的孩子手指肌肉没有发育好,而且,你教的写字笔顺也很可能是错的。
最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进入小学,有校纪校规,遵守纪律的孩子更容易被大家所认同。日常,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规则。比如,在日常交往中,告诉孩子与人交往时的规则;在公共场合,又有哪些规则等。在孩子触犯规则时,要明确告诉他为什么错了,甚至适当进行惩戒。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渗透规则意识,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逐步形成自律的意识。
热2016-12-25
热2016-05-20
热2016-08-30
热2018-03-29
热2018-07-27
热201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