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09:00,学校发现网络自媒体平台有“绵阳某中学规定学生强制到食堂消费60元”的网络新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徐勇高度重视,立即请罗立副校长牵头,政教处、总务处具体负责,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积极应对,主动与媒体交流沟通及时处置。上午10:40,学校接到市教体局后产科紧急电话,要求学校针对网上“绵阳某中学规定学生强制到食堂消费60元”的新闻,立即作出应对,现就具体情况公开说明如下:
学校近期在常规检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在无证经营摊点购买食品,此类食品均未取得食品许可证,为三无产品,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同时,学生购买时拥挤不堪,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11月28日,学校政教处按照学校工作安排,召集部分住校生在学校会议室开会。会议主要针对,非法经营摊点出售的食品为三无产品,无安全保证,且严重影响教学、生活秩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要求学生自觉抵制,严禁购买非法食品;同时告知学生学校食堂由学校经营管理,饭菜质量和卫生条件均有保障,要求住校生在学校食堂就餐。
学校在宣讲过程中,未要求学生饭卡每周消费必须达到60元,只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为学生算出成本账、质量账、安全账;同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违规学生将进行批评教育。
学校食堂是市A级食堂,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作为A级食堂,上级主管部门、兄弟学校多次到校检查、指导、参观。下一步学校将做好以下工作:
1、透明处置,通过学校官网对此事的原委和处置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回应;
2、积极引导,召开班主任会、学生干部会,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加强沟通,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3、提升服务,召开食堂管理人员和员工大会,对菜品质量、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4、开门纳谏,积极主动搭建家校交流平台,坦诚接受学生、家长对学校管理提出宝贵意见和中肯建议;
5、强化管理,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常规管理,坚持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学校欢迎社会各界继续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也真诚的期待通过交流沟通消除误会。
(原文题为《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关于网络反映我校所谓“强制学生在食堂消费”的公开说明》)
早前报道
绵阳一中否认“强制住校生在食堂消费”:系关心学生,被误会
四川绵阳一中多名学生近日在网上爆料称,学校对学生的饭卡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并要求住校学生“在食堂消费每周不得低于60元”,否则将处分。11月30日下午,绵阳一中办公室工作人员杨晓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否认学校“强制学生消费”。
“很多学生不吃早饭,上课时精神状态不佳,学校做了调查,发现有人一周没用到60元。”杨晓明称,学校不可能让学生必须消费多少,只是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学校)意思是不吃早饭对身体、学习有影响”,却被学生误读。
当日,绵阳市教体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已注意到相关舆情,正就此进行调查。
学生:学校开会要求每周在食堂消费不低于60元
绵阳一中高二学生张翔(化名)称,11月20日下午,学校相关领导在广播通知中提及,住校学生每天要去学校食堂刷卡吃饭。28日上午,学校召集消费没有满60元的学生前往政教处开会。
“学校相关领导说,早上吃4元左右,中午吃8元,晚饭吃5元,一周怎么着也有60元。”参与该会议的张翔告诉澎湃新闻,该领导在会上明确要求,每个同学在学校食堂消费不得低于60元,否则“要给处分”;领导还说食堂(菜品)怎么好吃、丰富、健康。
“开会只是警告,(领导)主要就是说饭卡消费要超过60元,不然就‘接受教育’,教育不行就给处分,再不行就劝退。”另一名参与上述会议的高三女生告诉澎湃新闻,“其他学生(每周消费超过60元的学生)没有参会,只是由班主任在班上转达。”
张翔告诉澎湃新闻,食堂饭菜难吃,有学生不想吃饭或吃得较少,也有学生选择在“小卖部”买饭菜、零食,或从校外购买水果、面包等。他认为,这种情况下,“消费不得低于60元”是“霸王条款”。
另一名该校高三学生称,全校六个年级,人数多,食堂较为拥挤,就餐并不容易。“我们高三年级中午会晚下课10分钟,加上老师偶尔会拖堂,到了食堂后也没剩下什么饭菜能吃了,一些人便选择去‘小卖部’处吃饭。”
校方:“要求必须消费60元”是误会
“没有这回事。”11月30日下午,绵阳一中办公室工作人员杨晓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否认学校存在“强制消费”。
热2016-12-25
热2019-05-01
热2018-03-29
热2018-07-27
热2016-08-30
热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