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终于开始卖口红了...一不小心就涂了娘娘同款...(2)

2018-12-10 20:23:59作者:偶酷网来源:偶酷网整理

  千呼万唤始出来!故宫口红真的来了。

  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9日发布“故宫首款彩妆”——故宫口红。

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认证微信公众号截图。

  故宫口红什么样?

  朋友圈瞬间就被故宫口红刷屏了——6款口红膏体颜色均来自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红色国宝器物,口红管外观设计则从清宫后妃服饰与绣品汲取灵感,一个外观设计对应一款膏体色。

  口红管上方饰以仙鹤、小鹿、蜜蜂以及各式各样的蝴蝶,下方则以绣球花、水仙团寿纹、地景百花纹、牡丹、四季花篮等吉祥图案。

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认证微信公众号截图。

  小新的小伙伴们,在第一时间亲自动嘴感受了一下!

  口红体验者:

  这款是典型的中国红,而且用起来也不会拔干,非常滋润,外观也很让人喜欢。

看起来无论外观还是内涵,故宫口红都很给力。

  来感受一下大型安利现场↓

  小新还了解到,口红引入了“3D打印黑科技”,并“蕴含丰富的玻尿酸和天然蜂蜡”。

  其中的郎窑红,唇色灵感源自郎窑红釉观音尊,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洋红色缎绣百花文夹氅衣;色号相当于正红色,女王气场十足。

故宫口红。蒋妍 摄

  小新在购买页面看到,一支口红原价339元,目前为预购价199元,预计将于2019年1月开始发货。

  看到这些口红的小伙伴们纷纷表示“被种草”,到10号下午,“郎窑红”还一度售罄……

  不过,你可知道中国古人如何涂口红?

  古人的口红叫“口脂”

  “暗娇妆靥笑,私语口脂香。”

  影视剧中,常有女子化妆的场景。有时是打开首饰盒,挑起一点胭脂点在唇上;有时是拿出一张形同红纸的薄片,在唇边轻抿几下。

  这都是古代女子使用的“唇膏”,最早又叫“口脂”。

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认证微信公众号截图。

  它的制作工艺相当麻烦,原料是牛髓等物,加入紫草等颜色原料,最后还要加入丁香、藿香二味香料,唐朝时,制作技艺更加精进,为白檀香、麝香、零陵香等十四种不同香料。

  成品颜色好看,又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经过这么多繁复的工序,据说一只上好的口脂,能卖到千金。

  口脂这东西,并不是女子的专利。打魏晋时期开始,男性也有喜好化妆、使用口脂的。到了唐朝,每逢腊日,唐皇都要赐下面脂和口脂。据说那会儿为了方便男性使用,后来还研发出裸色口脂。

  口脂的颜色,很快也出现了不同的花样,唐朝时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颜色,比如朱色口脂、紫口脂等等。它们或者被存储在管状容器里,或者被存储在蛤蜊盒里。

  到了明清,女子们更青睐胭脂,是用紫矿或者山榴、红花汁染好的丝绵薄片。

  “口脂”分色号,唇妆有讲究

  在古人的美妆秘笈里,“口脂”分色号,只不过是初级阶段。从汉朝到清朝,唇妆也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

故宫口红。蒋妍 摄

  曾有人统计过,古代女子化妆大致分为七个步骤:敷铅粉、抹胭脂……最后一步,才是涂唇脂。可见唇妆,在过去的化妆术里属于压轴技能。

  汉代的唇妆比较自然,也只是淡淡地涂上一点。早些年有一部电视剧《汉武大帝》,里面王美人等后宫女子的唇妆就比较有特点。

  唐代则出现了一种“泪妆”,很是火了一阵子,女子们拿一种“乌膏”把嘴唇涂黑,完全失去了原来的肤色,呈现一种啼哭之态。

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认证微信公众号截图。

  不过,可能由于最终呈现的妆容太丑,引起其他人不适,没多久“泪妆”就不再流行了。

  清朝女子的唇妆颜色多数比较鲜艳一些,涂抹部分比较小。据说宫廷里还流行过T字唇形。

  清宫“口红”如何用?

  古代宫中女子如何化妆?记者在《宫女谈往录》中找到了相关回忆。

共2页: 上一页

  •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