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则不然,性格比较内敛,言谈举止都很有分寸。除去对工作尽职尽责之外,小林的文字功底相当不错。虽然刚开始写的材料略显稚嫩,但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之后,不论是大材料还是讲话稿,既有好的立意又能写出高度,在证策理论的基础上又能联系实际。这一点,令领导对其印象深刻。
星期三一大早,市证府临时通知了一个工作会议,领导打电话让小牛陪他参加。
快出发的时候,小牛提前来到领导办公室,给领导水杯里加上水,拿着领导的包,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下跟在领导后面一前一后下楼。临上车的时候,领导忽然想起了什么,嘱咐小牛叫一下小林,让他也一同去参加会议。
小林正在办公室写材料,接到小牛的电话,急忙放下手机,拎起公文包就下了楼。走到车前的时候,看见小牛已经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顿时愣了一下。这时,领导挥手示意他赶紧上车,他忐忑的打开后面的车门,坐了进去。
在车上,领导嘱咐小林,今天的会议主要是宣讲省上出台的一个新证策。他让小林认真听,回头根据新证策结合机关的实际工作替他写一篇署名文章。领导一边说,小林一边认真的听着,时不时的点头附和。小林看着很拘谨,领导笑了,说,小林啊,你要多向小牛学习,学习他处事的风格。随即,又拍拍前面的座椅,说,小牛,你也要向小林学习,小林的材料现在可是进步不小哟。小牛听完连忙回头,笑着说,那是,那是,我今天回去就向小林取取经,争取多喝它几瓶墨水。
领导被小牛打趣的话逗乐了。小林也不禁笑了起来,感到不那么拘束了。小马边开车边笑着说,小牛,你就是再喝一百瓶墨水,都赶不上咱领导。小牛又笑着说,那是,那是。
开会期间,台上宣讲的领导意气风发,大谈特谈新证策将要给本市带来如何如何的发展前景,还时不时的插一小段所谓的秘闻。台下的听众对于新证策早已在文件中领会了,其实他们最喜欢听到的就是一些小道消息。宣讲者则很巧妙的抓住了听众的心理,牢牢的掌握着会议的节奏。
小林全程都在认真的听着,把一些宣讲者口中水旜的关键词和对证策的官方解读都一一记下来。在外行看来,这些东西可能会是空泛的套话,但是它却能准确反映出官方对于证策定的调子,哪些可以讲,哪些可以只做不讲。
回去的车上,领导打了一个电话,随手把手机放在旁边。
告诉小马开慢点,他要在车上眯一会,然后就闭上了眼睛。
小林本来在领导旁边翻看今天的会议文件,听领导说要休息,就停止翻阅,识相的把文件整理好放在一边,静静的看着窗外。过了一会,小林感觉自己也有些困了,转头看了看领导,领导似乎已经睡熟,而且还发出轻微的呼噜声。于是,小林也往后靠上座椅闭上了眼睛。
车刚进单位大门,小牛转过身拍了拍后座的小林,小林猛然惊醒,下意识的看了小牛一眼,随即又看了看旁边的领导。赶忙收拾起座椅上的文件,塞进公文包。小牛见状,对他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然后转向领导压低声音说,领导,咱们到单位了。
车停住,领导慢慢睁开眼,朝外面看了看。这时,小牛已经快速下车替领导打开了车门,手扶着车门顶部。领导满意的冲小牛笑笑,伸出腿下了车。
中午吃过饭,领导在办公室隔壁的休息室睡了一会,醒来的时候已临近下午上班时间。领导回到办公室坐下,想起来下午要打一个比较重要的电话。他又回到休息室,发现手机不在床上。又回到办公室,在办公桌上看了看,也没找到手机。
他试着用固定电话给自己手机打。信号通了,办公室没有手机铃声响起来。他又拨了一次,把电话放到桌上回到休息室,也没有响声。他忽然想起来,早上开会的时候手机调了静音,一直没调回来。
他开始在休息室找。床上床下都找遍了,没有找到。回到办公室,在桌子上、衣帽架上的外套口袋里,甚至文件柜里都没有找到。
他突然有个不好的念头,该不会是手机丢了吧。
三
领导拿起座机给小马打电话,让他去车上找找。小马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回来的时候碰见了小牛,就顺嘴问了一句,你看见领导的手机吗?小牛一愣,马上反应过来,小声的回问了一句,领导手机丢了?小马这才觉得自己失言了,马上打了个哈哈说,没丢,没丢。
热2020-04-14
热2016-07-02
热2020-04-26
热2018-04-27
热2016-05-13
热2016-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