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次,老妈在另一个群里又犯了一次错。当时,大家在为一个患了重病的人大发同情,老妈被感染了,被大家的情深义重所感染,不知不觉加入群聊。不知怎么,老妈把“你们好有情义呀!”写成了“你们还有情义呀?”一句感叹的话落下来竟然成了一句责怪的话。微信发出后,老妈自责得无地自容,恨不得地上有条缝钻进去。别人以为老妈是“我手写我心”,起而谑之。老妈的自尊心是玻璃做的,一碰即碎,那一夜,老妈在阳台徘徊好久好久。此时,微信不再是老妈生活里的开心果,而是成了压在老妈心头的一块大石头。万般无赖,老妈在夜深人静时悄悄从群里退出。老妈退群后,唯恐别人说她对人不尊敬,心里也是不安。还好,第二天有人把老妈又拉进群里。老妈厚着脸皮说:“不好意思,手误了。”
从那以后,老妈没事就在手机上练习打字,以期将嘴里说的和手里写的合二为一。
老妈的微信开通后,老妈在通信录里看到了“添加”二字。老妈犯糊涂了,不知是自己要求添加还是别人要求添加。通信录打开后关上,关上后再打开,那个“添加”,点还是不点呢?老妈举棋不定。要是自己要求添加,岂不是打扰别人?要是别人要求添加,就么放着,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吗?极度矛盾过后,老妈采取了掩耳盗铃的办法,将通信录里的电话号码一一抄下来,然后删除。这样,就没有了纠结。
后来,老爸告诉老妈:“‘添加’是手机自动生成的,你可添加也可不添加;‘接受’是别人要求添加你为好友。”“哦,是这样。”老妈恍然大悟。大悟过后,老妈把抄下来的电话号码重新储存到手机上。过不多久,老妈通信录里出现了“接受”二字,老妈照单全收。于是,老妈的微信朋友多了起来。
老妈对微信所知甚少,在朋友圈里不点赞,不评论。老妈不是不想,而是不会。有一天,老妈在朋友圈里看到她的好友说她将到海南旅游,老妈一激动,情不自禁点了一个赞。这是老妈第一次在朋友圈里点赞,老妈为此而自豪。自豪感只昙花一现。老妈第二天早上开机,发现好友说的话还有下文,下文意思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好友说她身体不适,海南之旅成了泡影。老妈点赞时的兴奋劲儿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后悔。“人家身体不适,你点什么赞呀?你幸灾乐祸不成?你想落井下石吗?”老妈越想越不是滋味。此时,老妈真想把心剖给别人看,证明自己不是成心与人作对。
“我点错了赞,咋办?”老妈蹭到老爸身边,恳求补救。“取消就是了。”老爸在看报纸,头都没抬,淡淡地说。老妈照老爸说的去做,点了“取消”。“心”字形赞和老妈的昵称取消后,压在老妈心头的一块大石头也随之落地。
这次点赞在老妈心里投下了一层深深的阴影。之后好长一段时间,老妈看朋友圈,不管要不要展开,都要在末尾点一下,唯恐有什么藏着、掖着的。
老妈玩微信的困惑,当然不止这些。还有像文字后加表情、朋友圈里的回复、微信投票时的截图等等,也曾一度困惑了老妈。老妈玩微信,真可谓是苦乐相伴。不过,这都是半年前的事了。
现在,老妈会微信了,闲暇之余,还写点东西发到朋友圈里,娱乐娱乐。微信真正成了老妈生活的一部分。
热2016-05-13
热2020-04-14
热2016-08-30
热2016-07-02
热2018-04-27
热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