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五岁的时候,应该算是刚进入童年时期,爸爸为了让这个家庭的生活过得好一点,离开了家乡,也离开了我,去往他一无所知的“大上海”,十八年以来,每年只是过年回家仓促地呆上几天。每次爸爸回来的时候,我都要提前站在路上等好久,因为提前等多久就能多收获多少喜悦。爷爷总说我像个小傻子,不是很快就回来了吗,叫我赶紧回家,外边冷。他自己却总在外边待着,谁知道他是担心孙子冷还是在等自己的儿子啊?当然,爸爸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很多惊喜:玩具肯定是村上的孩子没见过的,还有很流行的新衣服,还有能吃好久的跳跳糖,在嘴里跳的感觉简直就是酷毙了!过年真幸福,可是好景总是不长,年后没两天,爸爸就要走了,走的时候爷爷总是要目送好远,而我却总是逃避,躲起来偷偷地哭,其实我并不抱怨,爸爸没有像其他父亲那样给孩子太多的爱,因为爸爸不在的时候,爷爷奶奶给的也足够了!
我八岁的时候,妈妈也去了上海,妈妈走了,我一点都不难过。因为爸爸不在的时候,我一直被揍,生起气来,妈妈甚至要拿刀来砍我,真是把我给吓坏了!
印象中,爸爸妈妈没少吵架,不仅吵架,还打架!妈妈在家还好,吵不起来,这一去上海,免不了要吵架。有一年暑假,我也在上海,爸爸让妈妈做了点小生意,可是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都赔本,就这样吵了起来。吵架了,妈妈也不烧饭了,也不看店了,我只好陪爸爸等到十点多,那个时候,爸爸给我讲故事,爸爸有讲不完的故事,现在也一样。就在我在他们身边的时候,还这样吵,我不在的时候还用说吗!有一次,吵的爸爸离家出走,我就打电话给爸爸,唆使他离婚,可是考虑到我跟姐姐,爸爸还是忍气吞声了。自打那时候,爸爸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被老婆欺压的男人,现在我跟姐姐长大了,爸爸妈妈也很少吵架了,我们家依然是一个很幸福的家庭。
爸爸从来没有教育过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上高中的时候,爸爸给我鼓励却很少提什么要求,给我花不完的钱,叫我该用钱的时候不要舍不得。上大学的时候,反对我谈内蒙的女朋友,我知道,这不是爸爸的真实想法,他只是在执行妈妈的命令。几个月前,我打电话给爸爸,说要毕业了,想出去旅游散散心,爸爸几秒钟前还表示赞同,准备给我打钱,妈妈听到当场指责他,爸爸瞬间就变了,说怕我一个人不放心我的安全,近来不安全的事太多。对此,我表示理解,因为我每次犯什么错,妈妈总是把气撒在爸爸身上,为了不让他为难,我决定不出去了。
爸爸就是这样,给儿女的东西,有的是看得见的,有的是看不见的。
作为“杂”家
渔家傲-今昔
序:人生漂泊谁能知?难忘二十年前事。曾经年少游太湖,也因贪玩流古寺,匆匆三年去。
耕读在桑梓,至而今又二十余年矣,抚今思昔,故凑短句云:
年少多思傲王侯,诗书掷去姑苏游。三年匆匆吴中路,回首处,一梦悠悠到白头。
人生长恨水东流,往日知音在难求。春秋二十付桃李,黄昏后,闲来携琴独登楼。
这是爸爸写的一首词,我想从中或多或少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智术之子,博雅之人,藻举办于辞,辩盈乎气”者,是刘勰口中的杂家。
前几日,读了一篇有关杂家脾性的文章,文中作者对杂家的理解是这样的:“他立身素简,不慕豪奢,不敛财物,不图功名利禄,他不巴望作文赚钱,出人头地,却盼望文章聊有人读。”说的不正是爸爸吗。
爸爸学坚才饱,负文余力,从不无聊,总有东西写。我每次打开他的博客总能看到他的新作。爸爸文字诙谐风趣,只是在欢乐的阅读之后却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爸爸也说“神马都是浮云”,“你懂得”之类的话,摩登一把。但传统文化始终是他的底蕴,他秉持的利器。爸爸思想很现代,但老祖宗留下的信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始终牢记。
热2016-08-30
热2020-04-14
热2020-04-26
热2016-07-02
热2018-04-27
热201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