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四十载,春风化雨谱华章_新改革时代 凤凰资讯出品 凤凰网首页 登录 站内 站内 证券 汽车 视频 查找 砥砺奋进(2)

2018-11-21 21:29:51作者:偶酷网来源:偶酷网整理

40年来,计划免疫由最初的“四苗防六病”扩展到现在的“十一苗防十三病”或“十三苗十五病”(含两种应急接种苗和病),由单纯的计划免疫扩展至免疫规划时代。建立了“甘肃省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和“甘肃省疫苗注射器管理系统”,现已实现了全省14个市州、87个县区、1397个乡镇和15387个村的6岁以内儿童预防接种和疫苗信息的联网管理,实现了异地儿童接种信息共享、疫苗按批次追根溯源,提高了预防接种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卫生应急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非专业到专业、从分散到集中管理,全省卫生应急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应急装备不断完善,处置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体系日臻完善,为维护和保障城乡群众的健康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查办案件率、监督覆盖率和频次等指标始终位列西北五省区前列。

■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确定了“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础的问题、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走有中医药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甘肃被国家批复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和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全省有3个公立中医药(含民族医药)科研机构、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建成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将公立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补助标准提高到同级综合医院床位补助的1.5倍。加强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建成(或列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专科29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196个、农村医疗机构中医药重点专科61个。目前,全省有1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27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0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89人次、继承人178人。评选出四批“甘肃省名中医”199名、三批“甘肃省乡村名中医”250名、两批“甘肃省基层名中医”226名,认定公布“甘肃中医世家”60个。

将岐伯圣景、皇甫谧文化园建成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召开首届中医药文化与健康产业国际论坛、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同时坚持“以文带医、以医带药、以药兴商、以商扶贫”的思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建立海外中医医疗和培训机构,加大中医药文化传播力度,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可度和接受度,积极推进中医药“走出去”。加强民族医药发展,出台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发展藏医药条例》。现有国家级重点民族医药专科建设单位2个,省级重点民族医药专科建设单位4个。

■整体事业再铸辉煌

40年来,爱国卫生运动以卫生创建为载体,以改水改厕和防病除害为重点,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手段,以环境治理为突破口,在改善环境、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地方病防治机制,加强了部门之间的联动和信息共享,为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全省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加大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力度。以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诚信制度建设为重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不断提高群众满意率。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百场卫生计生题材剧目”巡演,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巡讲、万名医师下基层、精准扶贫、组团式援藏、健康扶贫和中医送温暖等活动。2014年至2017年组织开展了“健康甘肃”卫生计生题材剧目巡演活动,每年在全省巡演100场,观众覆盖到省、市、县、乡。

40年风雨历程,40载春华秋实。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奋发努力和不断创新,我省卫生计生事业已步入稳步发展轨道,谱写了一篇篇精彩华章。展望未来,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卫生计生队伍的拼搏进取,我省卫生计生工作必将铸就新的辉煌!

共2页: 上一页1

  •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