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辅导员为何无奈与校园贷催债方谈判(3)

2018-11-09 10:07:34作者:偶酷网来源:偶酷网整理

  在朱里静看来,面对当下相对多发的“培训贷”“美容贷”等,最关键的,是要厘清培训或美容机构、学生、金融平台三方之间的法律关系。

  以培训贷为例,一些学生反映,参加了几次培训课后发现质量一般,是否可退费?欠款是否也可不交了?

  朱里静分析,培训贷本质上是学员和贷款机构之间的借贷关系。学员向贷款机构申请贷款,贷款机构审核批准后放款,学员用该笔款项支付培训机构的学费,“所以学生并不是欠培训机构的钱,而是欠贷款机构的钱,这一点一定要区分清楚。”

  至于培训贷的利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若干意见及司法解释》规定:民间借贷利息可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同种贷款利率的四倍(不含浮动利率,包含利率本数),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学员在培训机构处已全额缴纳完学费,若培训机构发生问题或学员想退班,需学员与培训机构协商退费,如协议上有约定,从其约定;如无退费约定或协商不成,可去工商局投诉或法院起诉、申请仲裁。

  但朱里静也分析,因为培训贷涉及学员、培训机构和贷款机构三方,有的协议上甚至约定了培训机构给学员向贷款机构提供担保,如学员要退班还要支付“违约金”给培训机构。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学员想提早退班但遭培训机构和贷款机构之间“踢皮球”,或本来就是骗局的培训机构跑路,学员只能一边报警一边继续还款的情况。

  在胡永清看来,由于不良校园贷贷款操作流程、审查手续简单,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不强,而有一些分期购物网站背后不良校园贷的形式愈加隐蔽,大学生更应擦亮眼睛,远离不良贷款。

  他建议,一旦遭遇其中,应第一时间向老师求助、并报警,同时准备走民事诉讼程序,不可独自扛着,最后“窟窿”越滚越大,维权难度也随之变大。

  在范雪阳看来,一些不良校园贷案例的发生,也与当下倡导超前消费的社会风气下,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有关。

  他举了个例子,“看到一些网文所写诸如‘年轻人必去的几个地方’‘女生要对自己好一点,这几样东西不能少’的说法,就轻易被‘种草’、牵着鼻子走。一不小心就陷入不良贷款。”

  不过,范雪阳认为,学生出现不良贷款问题时,辅导员或班主任不能“简单粗暴”地将学生推向社会或家庭,要以疏导、解决为主,真正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同时,要把不良贷款的危害加入到法治教育、思政教育过程中去。

  “不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消费观、价值观的教育,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过去老一套生硬地说教、灌输现今已行不通了,相反还可能起反效果。”

  平时,范雪阳与同事会在一起探索这方面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容易迷恋名牌手机、服饰的现象,该校辅导员会在班会时,将手机挂在脖子上,或故意拿在手中比划,吸引学生注意力。当要切入主题时,他们会问学生,“你们注意到老师拿的是什么牌子的手机了吗”,学生一般会说“没注意”。

  “这时,效果反而达到了。我们会跟学生讲,‘你们没注意到老师用的什么手机,同样,在大街上,别人也不会去关注你用的什么手机,如果有,这个群体可能是小偷。但相反,如果你成绩排第一,体育竞赛得第一,或者发明专利特别多,同学可能会对你刮目相看。’通常,这样一幕下来,学生们在哄堂大笑中,一些观念或许会悄然改变。”范雪阳说。

  一组最新的数据是,范雪阳所在的学校,不良校园贷案例最多时,一个学期校方接触到数十起,上学期,下降到两起。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朱娟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共3页: 上一页12

  •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