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不少短视频的影响,重庆洪崖洞、西安永兴坊、青海茶卡盐湖等国内景区景点迅速蹿红,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面对蜂拥而至的游客,一些“网红景点”并未做好红起来的准备,致使假日期间景区拥堵、环境脏乱、游客体验差等问题突出。
面对此乱象,“网红景点”亟待转“高流量”为“高口碑”,提高管理水平,体现文化内涵,让景点成为经典传承的载体。
“网红景点”火了
湛蓝的天空上白云朵朵,美景倒映在湖面水天一色,配上一小段音乐,视频中的场景让人心向往之……这是某短视频软件中一位用户上传的青海茶卡盐湖“天空之境”短视频,收获近百万次点赞、近2万条评论。相似的短视频在平台上不计其数,很快让曾“名不见经传”的景点迅速进入大众视野。
数据显示,茶卡盐湖4至6月是淡季,但是今年淡季期间客流量同比增长了67%。2017年,茶卡盐湖游客量达到216万人次,然而今年截至9月中旬已经超过了300万人次。
茶卡盐湖“天空之境”
国庆“黄金周”期间,重庆洪崖洞、长江索道、李子坝轻轨站、磁器口古镇等“网红景点”继五一假期爆棚后持续升温,游客量大幅攀升。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洪崖洞景区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同比增长184.5%,仅国庆第一天,洪崖洞景区游客接待人次就达到11.5万人次。
重庆洪崖洞依山临江而建,是一座巴渝传统吊脚楼建筑风格的仿古商业楼。自2006年开街以来,这个免费开放的景点不温不火。短视频平台上,夜晚的洪崖洞灯火辉煌,被网友誉为日本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魔幻城堡的“现实版”,成为“打卡圣地”。
根据抖音、头条指数与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城市品牌研究室联合发布的《短视频与城市形象研究白皮书》,比起传统的旅游项目,抖音更适合发掘城市的“隐藏美食”,让城市形象更加平实生动。
以西安为例,在“摔碗酒”的热度过去后,“毛笔酥”和“蛋黄肉夹馍”又掀起第二轮热潮,分别创造了5600万、4500万的单条视频播放量。
“美照”背后是一片狼藉
巨大的游客流量下,一些“网红打卡地”背后的管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一方面,一些短视频炒火的景点并非传统景区,有的只是城市内的公共区域,没有接待大量游客的能力;另一方面,一些“网红景点”单纯实现了让游客“打卡”,其文化内涵远远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播。
前不久,杭州滨江江边公园的粉黛乱子草因遭游客踩踏,本来能看两个半月的美景,10多天就结束了。杭州滨江江边公园的工作人员,面对众多前来“打卡”的游客,仅凭自己的嗓子吆喝,根本无济于事。
一些游客也表示,“网红景点”属于短时间兴起的景区,面对突然的走红,没有做好应对工作,这也是导致许多“网红景点”早早“夭折”的原因。
在重庆,由于洪崖洞主打夜景,夜晚游客相对集中,加之景区周边和景区内人行步道较为狭窄,游客在楼内上下主要依靠几部电梯,短时间内涌入大量游客对景区压力较大。
重庆洪崖洞
洪崖洞景区管理公司总经理张奇介绍,洪崖洞景区最大承载量每天为5.25万人次,在节假日灯光点亮期间,游客瞬时承载量经常突破1万人。
交通拥堵、游客排长队、景区内脏乱差经常遭到游客吐槽。有外地游客十一期间到重庆“打卡”,在微博上抱怨说,晚上十点在洪崖洞等出租车,因为路太堵,出租车都不愿过来,等到半夜十二点都没打到,公交车收车太早,“黑车”还坐地起价。 还有游客投诉景区环境卫生差,打扫不及时,洪崖洞景区地面油污多、烟头多、垃圾多,旅游体验较差。
张奇说,一方面,短视频传播让洪崖洞景区“锦上添花”,更加红火,让业主物业价值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也倒逼景区管理升级,适应发展需求。景区将从环境卫生、秩序安全、电梯承载、游客引导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热2016-08-30
热2018-03-29
热2016-12-25
热2016-05-20
热2019-05-01
热2018-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