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聂案复查转机的出现,郑成月又活跃起来,从2015年起他经常住在北京。熟悉他的一名律师朋友说:“他是个热心人,给一些律师朋友当参谋。包括现在已经平反的乐平案、周远案,他都出过主意。但据我了解,这些案子都是援助案,没有律师给他开工资,只是提供食宿。偶尔,朋友们会接济他一下。”
郑成月向记者回忆,那会儿家里经济有点压力。2015年,因为岳母看病要花钱,妻子找小额贷借了30万元,还不完钱后,被诉至法院。之后,法院不但查封了他们家的房子,还冻结了他的全部工资。
后来,郑成月还尝试和李金星律师等人合伙开公司。
京城谋生不易,郑成月的身体也在变差。2016年,他的糖尿病和肾病持续恶化,由于肾尿蛋白高,双脚浮肿,用手指按到小腿上,肌肉就出现凹坑。“好几次晕倒,有一次是在地铁里,硬撑着,没有求助别人,”郑成月说。
2017年,在一家电视台总编辑的安排下,他在309医院住过一次院,之后,一家民营医院为他实施了糖尿病手术。同年10月,郑成月又一次晕迷倒地,被送回广平县住院治疗。
今年9月27日,郑成月去县医院检查,发现腹腔积液已有8.8厘米。在家捱了几天,郑成月两次休克,最后只好住院治疗。
诊断书显示他有9种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高血压三级极高危组、腹腔积液、低蛋白血症、贫血、电解质紊乱、脑梗死、乙型糖尿病。
病房的桌子上,放着妻子张志英给他煮粥用的电饭煲,紧挨着的是一本厚厚的《民间祖传秘方》。书是一位病友送的,里面写满中药方子。郑成月说,有时候他会翻一翻,看看能不能找到有用的方子。
郑成月说,《秘方》上方子的药材,和从北京托人买来的中药成分差不多。但中药吃了20多天,没有效果,如今还剩下一部分丢在床下。
主治医生刘辛平对记者说,郑成月的身体状况很差,“前面两个病是最危险的,最好能找到配型,换一个肾。还有腹腔积液问题,如果不及时透析,能要他的命。现在(积液)是逐渐高,等高到一定程度,就有生命危险。输液吃药都没用。如果不透析,等身体胀得狠了,戳管也戳不上去。”
但郑成月对透析有些排斥。因为他的父亲得过尿毒症,是在接受透析治疗十多天后去世的。
张焕枝和马云龙探望郑成月
冷暖誉毁交织
这些近况曝光于网络后,引发公众关注。
11月10日,一家公益平台发起众筹,当天即募集47万余元,另有许多款项打入郑成月儿子的账号。
连日来,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到广平县人民医院探望他,有从郑州赶来的,有从湖南来的,也有本地的普通百姓。对于郑成月在聂树斌案中说了真话,他们表达钦佩之意。
纷至沓来的不单有关怀,也有人质疑郑成月和家人不缺钱,卖惨骗捐。
有人翻出郑成月和李金星合伙开公司时拍的宣传照,有人从裁判文书网上搜出他人诉郑成月和家人借款不还等案件的文书,称其误导欺骗公众,博取网络同情。
10日中午,来广平县探望郑成月的李金星向记者澄清:在他2017年停止执业期间,曾跟郑成月等人合伙成立一家公司,主要尝试开展债权业务,由于他后来恢复了律师执业,精力顾不上,公司基本没开展实质性业务,宣传照之后也停止了发布,“郑成月没有从公司拿一分钱。”
对于借贷纠纷,郑成月解释,官司双方各执一词,还在法院打着。张志英也不想再作解释,“现在就是有一部分人攻击我们。”
冷暖交织、有誉有毁,这样的境遇贯穿于他追问聂案真相的十余年中。郑成月回忆,在他赋闲之后,公安系统的同事和上级很少有支持他或保持来往的,而在聂树斌平反后,一个上司郑重地对他讲:“老郑,我们错怪你了。”
一个多月前,张焕枝曾经到广平县看望过郑成月。11日下午,张焕枝在聂案首发报道者、《河南商报》原总顾问马云龙的陪同下,从石家庄赶到广平县。张焕枝和郑成月一见面就抱头痛哭,“为什么(病情)发展得这么快,我前天(得知)一晚上都没睡好觉。”
这次探望,张焕枝带来一笔钱,坚持要交给郑成月的妻子。“上一次你让我听你的,这一次你必须听我的。”
11日晚上,郑成月坐车连夜赴京转院,治病费用将从公益平台募集的资金拨出。
张焕枝对记者说,郑成月对聂树斌案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没有他的帮助,这个案子不可能平反。”
她再三安慰郑成月:“先治病,把身体养好。那些说闲话的,别理他。”
热2016-08-30
热2018-03-29
热2016-12-25
热2018-07-27
热2019-05-01
热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