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只要拿到受害人手机号,嫌疑人就等于控制了受害人的手机。“嫌疑人会对被害人手机绑定的银行卡进行解绑,或对手机上的购物APP进行重置密码。”等银行卡解绑后,嫌疑人会将银行卡重新绑定在自己购买的“黑手机卡”上。这也解释了被害人为何会收到上百条带有验证码的短信。
控制了被害人的手机、银行卡、购物APP等后,犯罪嫌疑人便可以为所欲为。不仅可以将被害人银行卡内的资金转移到自己的银行卡,还可以在APP上贷款,资金到账后,再转账到自己的银行卡或博彩账户。
因涉嫌盗窃罪,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吴某,以及张某某和李某,都已被什邡警方刑事拘留。
解密“嗅探”
一种新型犯罪技术
网上检索发现,嗅探犯罪已经在河南、福建、广东等多地出现,网上商城和社交网络上,也不乏销售嗅探设备的商家,以及交流群。
那么,究竟何为嗅探?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技术专家何延哲介绍,短信嗅探技术是在不影响用户正常接收短信的情况下,通过植入手机木马或者设立伪基站的方式,获取用户的短信内容,这其中就包括来自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移动运营商的短信验证码。
“这种犯罪不同于传统电信诈骗,防范难度大。”一名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什邡警方建议遇到收到这样的短信要立即关机,避免让对方获取位置信息,或者晚上睡觉前将手机开启飞行模式的状态。
如何防手机被“嗅探”
公开报道显示,近期,全国已有多地破获相关案件:7月,河南新乡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利用短信嗅探技术使用他人金融账户购买虚拟物品实施销赃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8月,厦门警方破获一起利用短信嗅探技术盗刷他人金融账户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涉案金额10余万元;同样在8月,深圳警方打掉一个全链条盗刷银行卡团伙,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查缴伪基站等电子设备6套,带破同类案件50余宗,涉案金额逾百万元。
新华社的报道称,虽然GSM嗅探听起来很吓人,但是这也不代表不法分子可以为所欲为,它也是有自己的缺点的。比如,在距离方面,不法分子只有在受害者手机在其基站附近才能实现嗅探。此外,这种方法只能获取短信验证码,所以只能做和短信验证码有关的事。
据了解,嫌疑人要想作案,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受害人泄露了身份证号等其他重要身份信息;手机开机,信号处于2G制式下;手机卡的运营商开启了2G制式,也就是GSM格式;手机要保持静止状态,不能移动;APP存在漏洞,更改支付只要密码,不要指纹或其它验证。
防止被“嗅探”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平时要做好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支付平台账号等敏感的私人信息保护。
2、如果自己的手机信号忽然从4G降到2G,有可能手机会受到攻击,请马上暂时启动飞行模式。
3、假如收到不明短信验证码,要马上意识到可能已被劫持攻击,并可考虑暂时关机。
4.如果早上起来,看到半夜收到奇怪的验证码短信,一定要想到可能是遇到短信嗅探攻击,如果发现钱被盗刷了,火速冻结银行卡,保留短信内容,报警。
综合新华网、央视、《北京日报》
热2016-05-20
热2016-08-30
热2016-12-25
热2018-07-27
热2019-05-01
热201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