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最近联手发布了针对“细胞培育食品”的监管方案,而这种听起来有些科幻感的食物,其实就是“人造肉”。
美国《科学》杂志近日报道称,实验室培育的“人造肉”,将很快出现在美国人的餐桌上。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则表示,他们将联合对这种肉类的生产进行监督,以便其可以被安全地出售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一小块肌肉组织可培养出一万公斤肉
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生理学教授马克•波斯特正努力在实验室培育出可食用肉,这项创新技术可能会掀起一场餐桌上的革命。而开启这场革命的第一步,只需一小块肉,小到可以从一只活着的动物身上提取。
在实验室,波斯特先将他拿到的肌肉组织进行过滤,把它分离成肌肉细胞和脂肪细胞,再把需要的肌肉细胞放置在培养皿中,加入血清。
血清会给肌肉细胞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他命、碳水化合物等,给细胞营造出仍存在于活体组织身上的感觉,促进细胞的自然复制。
细胞增多后,会形成带状,就像自然的肌肉细胞在活体组织中形成纤维,最终的组织就如同处理过的无骨肉一样。
培养这种肉无需基因工程,因此它不是转基因产品。而且,在人造肉的培育过程中,人们可以控制让何种脂肪进入其中,使其更有利于人类健康,比如加入有保护心脏的功效的欧米伽-3(Omega-3)脂肪酸。
人造牛肉饼与正常肉类似 口感更温和
2013年,波斯特曾向世界展示他的培育出的第一个“人造牛肉饼”。人造牛肉饼和正常的牛肉饼相比,它的颜色更浅,味道也更淡。但是波斯特指出,人造牛肉饼更温和的味道换来的是更高效地制造蛋白质。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教授 波斯特:
它的味道就跟汉堡一样,整个生产过程大约需要9个星期。
尽管人造肉的味道、口感、营养都和正常肉类相似,但有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
能为地球“减负” 节约土壤、水等资源
可是,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人造肉”这个问题却关系到人类乃至地球的未来。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6亿。如果人类继续像现在这样吃肉,将会消耗过量的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同时也会加剧气候变化和物种灭绝。
水是肉类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的资源。每生产一公斤鸡蛋需要3300升水;每生产一公斤鸡肉需要3900升水;每生产一公斤猪肉需要4800升水;每生产一公斤奶酪需要高达5000升水;最令人惊讶的是,每生产一公斤牛肉则需要15500升水。
而在消耗土地、水等地球资源的同时,动物养殖和肉类生产还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研究证明,生产一公斤牛肉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一辆经济型轿车行驶100公里的排放量大致相当。生产一公斤猪肉或禽肉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轿车行驶大约50公里的排放。
数据显示,动物养殖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了人类所有交通工具:汽车、卡车、飞机、火车、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比之下,实验室培育出的人造肉,更环保也更经济。和通过饲养、屠宰、加工制成一块牛肉饼相比,在实验室制造一块人造牛肉饼,能节约99%的水、93%的土地、90%的温室气体排放和46%的能源消耗。
工厂化农场养殖已严重摧残动物成长
热2019-05-01
热2016-05-20
热2016-08-30
热2018-07-27
热2016-12-25
热201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