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地球“减负”诞生的人造肉将端上餐桌 你会吃吗?(2)

2018-12-04 15:24:02作者:偶酷网来源:偶酷网整理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等工业化国家开始工厂化养殖动物。在美国,有超过95%的肉类是来自工厂化农场,那里的环境,并不适合动物生长。

  工厂化养殖的小鸡不是在鸡窝里孵化,而是通过孵化器孵化出来。在小鸡能够站立起来时,就会被分拣、打包送到巨大的饲养场里。

  在这些动物监狱里,它们处在极其拥挤的环境中,甚至终生不见阳光,人类养殖者的最大目标就是让它们迅速达到屠宰重量。

  一般散养家鸡的正常寿命为3-5年,但是养殖场的肉鸡只能活35-49天。在如此短暂的生命周期里,它们必须长到大约2公斤,这是任何有机体都难以承受的残酷的快速生长。

  前德国兽医主任 福克:

  这些鸡长得如此快,但是它们的骨架长不了那么快。这些鸡,还有火鸡,最后只能趴在地上,因为它们的腿支撑不了增加的重量。

  有些鸡无法在这种不正常的生长速度下存活,它们的身体无法支撑它们走到饲料槽和水槽前;还有一些死于心血管疾病,它们的尸体便成了同类的饲料。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吃肉的时候并不了解的事实。

“人造肉”成本高昂:一斤人造牛肉约2400美元

  动物福利、资源压力、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种种因素催生出人造肉的发展。目前,各国已有多家公司致力于开发人造肉。今年1月,一家名为“孟菲斯肉类”的公司获得了来自美国最大肉类供应商泰森食品公司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维珍航空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等人的投资。

但是,要让人造肉真正进入人们的日常食谱,还得解决一个最大难题:居高不下的成本。

  2013年波斯特教授造出的第一块人造牛肉饼,成本高达32.5万美元。如今,孟菲斯肉类公司制造的不到一斤的牛肉,成本仍高达 2400 美元。因为制造过程中使用动物血液制成的血清非常昂贵,一盎司鱼血清就要850美元。

  但波斯特教授表示,如果开始大规模生产他的人造牛肉饼,他可以将成本降低到每块10美元左右,最快在2020年上市。孟菲斯肉类公司近日也宣布,其首批产品将在 2021 年之前正式上市。

  “双管齐下”确保“人造肉”达到最高标准

  11月16日,美国农业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就细胞培育肉类产品的商业化制定了规则框架。根据这一框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发挥其管理细胞培养技术和活生物系统的经验,负责对人造肉制造过程涉及的细胞收集、储存和培育等方面进行监管。而农业部则将主要监管食品的生产、质检等工作。

目前在美国,只有符合以下两项标准的物质,能够用于人造肉的培育生产:

  1、该物质的使用必须符合与食品添加剂相同的安全标准。

  2、 该物质的安全性必须经由有资质的专家,基于公开的科学信息进行认定。

  分析人士认为,新监管框架的确定,对人造肉早日上市是个利好消息,因为这会对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专业的指导,提升消费者对于人造肉类食品的安全信心。

共2页: 上一页1

  •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