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母亲儿子玉米地干活 寡妇母亲安慰光棍儿子(4)

2018-11-28 22:12:02作者:偶酷网来源:偶酷网整理

 我的母亲,出生在二十一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纵然时代变迁,开放潮流汩汩而来,朴素无华,淡雅平凡,依旧是她的代名词。小时候最喜欢依偎在外公的腿上,听他讲妈妈小时候的事情。包括外婆慈祥的面庞,善意的微笑,沧桑的老手,像桑树皮一样的褶皱,都是听外公娓娓道来的,因为外婆去世的很早,以至于我只能在梦中见到那个代表爱与慈祥的老人。

寡妇母亲儿子玉米地干活 寡妇母亲安慰光棍儿子

寡妇母亲儿子玉米地干活 寡妇母亲安慰光棍儿子

  我的母亲,很早就失去了她的母亲,这令我很同情。而她的母亲是因为高血压突发,猝不及防地离世。苦难和贫穷造就了“穷人孩子早当家”的气概,为了让哥哥们继续学习,为了减轻家庭的重担,我的母亲毅然决然放弃学习,小学还没毕业的她,就这样错失了学习的机会,从此面朝黄土,背朝天,与一方土地为友,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也是她童年土黄色的记忆。

  二十岁刚出头,经过媒妁之言,我的母亲有幸结识了我的父亲,那是我童年记忆里最魁梧高大的男人,勤劳肯干,爱家爱业。一年后,父母爱情的结晶便诞生了我,相继两年,我可爱的妹妹也加入了我们这个原本很幸福的家庭,成为父母的又一个宠儿。小时候,我们茁壮成长,风调雨顺,我的母亲像呵护幼苗一样,盼着我和妹妹一点点长大。把家里仅存的最好的留给我们,一年到头,她自己都不舍的置办新衣,补丁包裹了一层又一层的花衣裳也是她最珍贵的东西。渐渐的,我们学会了蹒跚,学会了奔跑,学会了背书包上学堂,我和妹妹十二岁之前的童年是那么幸福,像七色花一样,每一个小小愿望都可以实现。赤着脚丫在水池里跳跃的欢声笑语,映射着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漫山遍野,摘花除草,弥存着农村少女特有的礼物;爬树取果,钻越荆棘,别有一番不同的体会。感谢童年十二载韶华拥有的过往,感谢我的母亲在那个年代遇上父亲,才有我现在的谈资。

  十二年是一个分水岭,十二年前的童年,就算没有玩具,没有滑滑梯,没有摇摇马,可是有父亲的勤劳务实,有母亲的温柔贤惠,是我觉得最幸福的模样。十二年后,一张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父亲。

  当我的知为了维持生计的父亲,远在他乡谋职,一次外出骑车从悬崖上坠落,最后落得高位截瘫的的诟病,才十二岁的我,并不知道这个意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对母亲意味着什么。当母亲跋山涉水去外地接回父亲的那刹那,我看到了了一个惺忪睡眼,全身裹着白布,头颅被支架支撑着,躺卧在病榻上,一动也不能动的父亲,只是偶尔还眨巴眨巴眼睛。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死亡离父亲有多近,离我们这个原本幸福的家有多近……还记得乡间小路旁的一间沥青色石瓦房,泥巴地的院落,承载那那一年的风雨飘摇;雨天房外大雨,屋内小雨的的淅淅沥沥还闪烁在眼眸里;手动摇床上瘫痪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士,那就是我的父亲。在父亲高位截瘫的一年里,母亲不舍昼夜得照顾着父亲。

  那时的我什么都不懂,不理解死亡有多近抑或是有多远,不理解瘫痪意味着永远没有机会再直立行走,不理解一个人就那样一动不能动得躺着躺着……无论母亲多少个日夜不闭眼,帮助父亲不厌其烦得换尿片,帮助父亲擦洗身体,按背肢体,帮助父亲排泄大便,帮助父亲翻身,顾好这个她才深爱了十几年的男人。由于经济拮据,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纵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纵然母亲显瘦了一圈又一圈,熬夜折腾身心的折磨让她疲惫得晕倒,纵然医生已经下定诊断书,当时就算送往国外最先进的医疗机构,这辈子,父亲都不能在站起来。寡妇母亲儿子玉米地干活寡妇母亲安慰光棍儿子

  而那时,母亲的心愿,哪怕是一根脚趾头能动一动,也会让一家人充满着期望,365个日夜,8760个小时,无数个分分秒秒,我们希望时间在走,父亲就会好起来,可事实不是这样。常年累月的卧躺,每每帮助父亲翻一次身,他会难受得满头大汗,挥如雨下;春来暑往,在那一年的第一个夏天,当药水夹在着常年卧床的恶臭招惹了蚊虫,该死的苍蝇开始在父亲腐烂的伤口上繁衍生息它的下一代,有一次母亲帮父亲清洗伤口的时候,看着蠕动的蛆虫,我都吓得瞠目结舌,毛骨悚然,这是一个大活人啊!

共4页: 上一页

  •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