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涉外婚姻调查发现,中国新娘和外国新郎的结婚年龄,平均相差10.5岁(中国新娘普遍比外国新郎年龄小),其中有13%的夫妻是两代人,整整差了20岁,甚至相差30岁以上。
根据资料显示: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量为14193对。1997年这一数字为50773对。进入21世纪,每年大约有40万老外与中国人缔结婚姻。这些跨国婚姻大多是中国女性嫁给外国男人。
在有书君看来,爱一个人,与她什么国家,什么身份,什么肤色无关。跨国婚姻中,既有如当年陈香梅嫁给飞虎队的英雄,那种源于崇拜和爱慕的纯粹的感情,也有出于各种功利心而达成的涉外婚姻。
有书君身边也不乏留学、嫁娶、移民到国外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有书君不作道德评判,只来说说身边人嫁给老外是一种什么体验吧?
1、AA制婚姻
俗语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实际上,中国女人嫁给外国人,首先最难接受的是夫妻间的AA制。西方国家家庭夫妻间经济上大多AA制,夫妻各有自己的账户,也有共同的账户,各种费用的支出都分得清清楚楚。父亲节邀请父母来家里吃饭,父母还主动给饭钱;把妻子父母从机场接回家的10美元油费还要当着父母面问妻子要。
严格的AA制对从小在父亲养家、长大男人付费为主流观念的中国社会里长大的中国女人,其心理冲击力可想而知,要适应着实不容易。
2、浪漫的生活+甜蜜的性
外国男人的确比中国男人更有浪漫的基因,他们一般热情外向,对感情很浪漫,很会宠女人,对女人经常甜言蜜语。一些嫁到外国的女人说,洋丈夫成了她们性方面的老师,开启了她们的甜蜜的性生活。
因为国外的人工费特别高,所以外国男人大多比较能干,家里,里里外外的房子小修小补,甚至汽车维修都能自己动手做。
还有一点就是嫁给欧美男人,不会有紧张的婆媳关系,因为他们独立得早,父母对个人感情上的事不会管,与外国人过日子相对简单很多,他们有什么都会直接说,顾忌的东西较少。
3、大龄剩女与失婚携孩女性的“救星”
《一辈子做女人》中,那位一心只想嫁给美国人的导游阳雪说:“美国人很看重女人的性格,做他们的女人,一定要外向爽朗,性格好大多就能赢得爱。而且,他们的审美观不同,越是单眼皮细眼睛越觉得很东方,所以,千万不要将你的单眼皮高颧骨给整了,你要知道,这是你的特色,你的东方之美。”
在老外眼里,吕燕就是最有东方特色的美女,他们认为林青霞跟吕燕没什么区别,中国女人长得都差不多(其实这跟我们中国人看外国人不容易辨识,觉得长得差不多一样,没有歧视的意思)。这种审美观,让老外成了在中国不被中国男人待见的女人的救星。
而且老外比较注重感觉,对于女人的年龄并不敏感,也不介意前妻所生子女一起生活。不象中国男人不管20岁、30岁、40岁,喜欢的永远都是20岁的女人。所以,不少大龄剩女与失婚携孩女性愿意嫁给老外,老外成了她们的“救星”。
4、文化与思维差异
东方日出西方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中外人文差异也会时时处处出现在跨国婚姻中。前两天,我相认的一位嫁到美国的苏苏姐姐给我打来越洋长途电话,我们聊了很多跨国婚姻的差异问题。
苏姐是带着15岁的女儿嫁到美国去的,女儿刚满18岁,大学还没毕业,丈夫就跟她沟通说,让女儿自己申请助学贷款上学;苏姐和先生结婚前,她先生要求她在一份财产公证材料上签字,说是婚前财产公证,是每一个美国人在举行婚礼之前例行的法律手续,苏姐为此还难过了一段时间。
苏姐大学的专业学的中文,英语不太好,到美国后边学英语,边教中文,一天下来感觉很累,下班一进屋就想躺下,可是先生工作了一天,下班后还要去打球、跑步;周日苏姐很想在家安安静静休息,洋丈夫却一定要开车到很远的地方体会大自然。
中国人喜欢储蓄,每个月存一点钱,先生则喜欢用信用卡,月光族+超前消费。家的房子、汽车、家电全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的。
热2016-08-30
热2016-05-13
热2018-04-27
热2020-04-14
热2016-07-02
热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