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老外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在床上被老外折磨生不如死(2)

2018-11-30 13:40:39作者:偶酷网来源:偶酷网整理

  还有一点,老外最受不了的就是娶了一个中国女人好像是娶了一大家族人,各种家人、亲戚来美国旅游都不住酒店了,全住家里,家族里有什么事,她的女人都得管,这经常成为吵架的导火索。

  5、饮食差异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特别是中国人,为了美食,向来精益求精,从不计较花费时间与精力。外国人其实并不是不会做饭,只是不愿意在饮食上花太多时间与精力。闺蜜阿颖在北京一所大学与同班留学生杰克相识相恋,大学一毕业就跟随杰克回德国结婚了。

  刚到德国时,阿颖觉得牛排、香肠、面包、沙律、肘子还挺好吃的,但久而久之就想念中国菜了。但是外国人对中国人做菜的油烟味很难接受,在家里长期做中餐基本不可能。

  虽说美国也有中餐馆,但其出品的菜做得都很本地化了,吃起来很不地道,但就是这样的中餐馆也经常人满为患,排长队候餐。有时突然想吃小米粥、小腌菜什么的,心里特别想吃,却根本买不到。

  德国的肉类基本都是冰冻多时的肉,没有新鲜的,无论怎样烹饪,吃到嘴里都不是滋味。

  综上所述,异国婚姻的确存在着以上种种的情况,有浪漫也有差异。事实上,不管是异国婚姻还是本国婚姻都同样可能产生问题。婚恋本就应该不分国籍,不需要被爱国绑架,也不需要被道德绑架。你自己的婚姻你做主,你自己觉得找到真爱就好。

  有书君觉得在婚姻问题上不存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算是本宗本族也可能有异心。婚姻不应是功利场,只有用心感悟,选对人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从不同的家庭与社会环境长大,不可能没有差异,无非就是差异的大小。

  虽然嫁给老外会有语言、生活习惯、风俗、文化等等的差异,但只要是彼此真诚相爱的人,双方都愿意为对方做出改变,愿意互相包容、忍让、迁就、磨合和沟通,为减少差异而努力,那就是幸福的——也许正是因为有种种的“不一样”,生活反而会更有趣。

  我的初中同学Linda,高考超常发挥进了一所985,大学四年忙着恋爱,不但学业几乎荒废,最后差点拿不到毕业证,让她不顾一切的爱情也因为男友劈腿而告吹。

  临近毕业,看到周围的同学,要么拿了工作offer,要么过了雅思托福,准备出国留学,什么也没有的她,充满了焦虑。

  Linda想出国看看,让自己放空和思考,无论是游学、打工度假还是留学。

  可是,家境不富裕的她,几乎门门在及格边缘的成绩,根本申请不到名校。

  而她的室友正巧已经去了新西兰留学,在咨询之下,并劝她试试打工度假的机会。

  Linda的其实很聪明,凭借之前的英语底子,很快就达到了打工度假签证的雅思要求。

  心怀忐忑和憧憬,就这样Linda,踏上了出国之路。

  一下飞机,她就被新西兰的景色和空气所迷倒,本想着体验生活的她,动了移民的念头。

  更幸运的是,她在餐厅兼职时认识了老外Jack。

  Jack虽然是当地人,但高中毕业就走向了社会,并没有像大部分白人一样,进大学读书。

  Jack说他喜欢简单的生活,享受当下是他追求。

  平凡,踏实热爱自由深深的吸引了Linda,这一点正好和水瓶座的她相吻合。

  就这样,他们在一起了。

  Linda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却遭到了父母的极力反对。

  然而,和许多情侣一样,热恋三个月后,生活上的矛盾开始暴露。

  比如她天天要吃中餐,Jack都却觉得太辣。而Linda却觉得Roast太谈。

  比如Linda觉得在一起了,就应该男生为女生买单,可Jack却觉得在西方就应该AA,自己这不叫抠门。

  还有,除了Jack,Linda并不喜欢其他白人在一起。Jack的圈子,Linda根本不想融入。

  在语言沟通也很费劲,吵架都是蹩脚的英语加上各种肢体比划。

  两人由于从来没有过有效沟通,问题越积越多,彼此都感觉相处得很累。

  Linda身在国外,本身朋友就不多,和家人也断了联系,看着Jack对她的关心越来越少,遇到矛盾也逐渐失去了耐心,她的孤独感愈发强烈。

  她的理想爱情生活,可能只是一个幻想。

  有一次,Linda发现Jack和别的白人女生走在一起,她彻底失望了,死了心了,决定和Jack分手。

  申请的绿卡就此作废,南半球这片纯净的国度,成了她永远都解不开的心结。

  签证到期后,她选择了回国。

共2页: 上一页1

  •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