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成都商报》此前报道,最早发布上述帖文的,是一个名为“帮卖助农”的微信公众号。该帖文10月11日发布,目前“因违规无法查看”。此外还有网络众多平台转载该帖,多数已删除,少数仍能查看。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帮卖助农”的账号主体为“广州帮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帮卖公司”)。工商登记资料显示,该企业成立于2016年10月,注册资本2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吴岸发,经营范围为电子产品零售、商品批发贸易等。
在“帮卖助农”微信公众号页面,主要有“商城•客服”、“爱心助农”、“农民求助”3个栏目。其中“商城•客服”栏目直接关联农产品销售。
10月29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以购买盐源苹果的名义,向帮卖公司客服人员咨询。
该公司一名女性客服称,通过“帮卖助农”微信公众号页面,可以进入“帮帮卖”商城购买盐源苹果。另有一名男性工作人员表示,10月11日发布的盐源苹果帖文因为遭盐源县政府投诉,第二天就无法查看,但帖文内容是真实的,盐源苹果还在销售。
澎湃新闻进入“帮帮卖”商城发现,首页新品推荐的第一项就是“大凉山丑苹果”,内文注明是盐源苹果。售价分两个价位,24个中小果(约7斤)49.9元,24个以内中大果(8斤)59.9元。点击购买24个中小果,付款49.9元后,订单显示已生效。
10月30日,澎湃新闻前往位于广州天河区林乐路某大厦的帮卖公司办公地点,该公司一名管理人员吴某接受采访。
吴某称,帮卖公司是一家自媒体公司,最初做微信公众号,卖一些农产品,后发展壮大做了电商平台,即“帮帮卖”商城,主要靠发推文吸引读者进入商城购买农产品盈利。
吴某还介绍,去年他们认识一位盐源微商,又去了盐源实地了解,之后开始在“帮帮卖”商城卖盐源苹果。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十几箱。今年10月初,他们再次去盐源,并和当地一户果农达成合作,以每斤2.2—3元的价格向当地果农收购,再拿到“帮帮卖”商城出售。如有人下单购买,苹果直接从盐源当地发货。
另据《成都商报》报道,帮卖公司采购负责人陈新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去年就在销售盐源苹果,一个多月销售了50多万件。今年定了几百万斤苹果,一天可卖出10万件。
吴某对澎湃新闻表示,上述报道内容不属实。一天不可能卖出10万件苹果,当地也没有这么大的物流运输能力。至于实际销量如何,吴某并未披露。
谈及此前发布的悲情营销帖文,吴某解释,盐源苹果今年销售行情不错,他们去盐源了解情况时,一位果农可能着急卖,便说马上要下雪,怕50万斤苹果抢收不及。公司便根据果农的说法发布了上述帖文,但文中并没有说盐源苹果滞销。
吴某承认,帖文确实表述片面,有个别图片是从网上下载的,由于遭到投诉,发布次日即无法查看,“帮卖助农”也跟着被封号。目前公司正在和盐源县相关部门积极沟通,会妥善处理好此事。
澎湃新闻提出希望联系与帮卖公司合作的盐源果农,求证相关情况,吴某称不方便提供。
“悲情营销”成惯用伎俩
对于企业发布虚假悲情营销帖的行为,盐源县食品药品和工商质量监管局综合执法大队长杨云曾对《成都商报》表示,帮卖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天河区,他们已向广州天河区工商部门发公函,请求调查处理。
10月31日,广州市天河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回应,该局已收到盐源县相关部门请求调查处理的函件,已转至办案中心处理。
此前稍早时候,盐源县政府办工作人员强调,盐源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种出的苹果又脆又甜,再加上扶贫政策支持,每年销量都还不错。此次“虚假悲情营销”没有发现有本地果农、电商参与。
盐源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也向澎湃新闻披露,盐源苹果滞销是很多年前的事了,21世纪以来盐源苹果没有滞销过。类似事件去年也发生过,影响较小,今年再次出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发布声明回应。
热2019-05-01
热2016-08-30
热2018-07-27
热2016-05-20
热2016-12-25
热201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