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云南扫雷战士突遇爆炸失去双手双眼,至今不知真实伤情(4)

2018-11-19 12:35:01作者:偶酷网来源:偶酷网整理

  此前,通过丈夫和媒体,王静对扫雷也有所了解,比如防护服怎么操作的,但最直观的感受还是来自现场。11月2日,她和媒体记者一道,前往丈夫负伤的坝子雷场。她拿手机四处拍摄、向官兵请教各种类型的爆炸物,就像是一名记者。

  11月2日当天,在扫雷四队看到丈夫出事被抬在担架上的视频,看上去文静克制的王静开始失声痛哭。下午17时许,她对澎湃新闻说,如果仅仅是双手,可以接受,但主要是眼睛也出了问题。

  “你们有没有认识的眼科医生啊?万一还有希望呢。”说到此,她再一次抹泪。顿了会儿,她又补了一句,“他太热爱这个行业(扫雷)”。

  2016年11月,扫雷三队组织文山州富宁县田蓬镇雷场移交仪式现场,官兵们手拉手对雷场进行踏勘检验。黄巧 摄

  这是军人的使命

连日来,在与杜父的接触中,给部队官兵的印象——杜俊是个伟大的父亲。

  杜父坚毅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深明大义超乎常人。扫雷大队大队长陈安游记得,事发当日部队联系杜父时,他们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杜富国的家人。没想到杜俊在电话那头说他有心理准备,已经做了更坏的打算。

  扫雷大队政委周文春说,在与杜父接触时,反倒是老人家先安慰部队官兵。杜俊向部队领导说:“你们刚好有心理医生,要做好分队长的工作,不然他一直感到内疚,现在事情发生了,我们全家人在这里把眼睛哭肿也不能把他的手哭出来了。”

  在医院的走廊,官兵们看到,杜俊几次从病房看富国出来后,都是抱着头蹲走廊半天不说话。就在11月2日,扫雷四队会议室播放富国受伤时躺在担架上的视频时,多个官兵和媒体记者抹泪,杜父悄然起身出门,点了一根烟独自徘徊。

  “你们的人生你们自己规划。”杜俊告诉澎湃新闻,2015年杜富国主动申请加入扫雷部队时,给他打电话询问意见,他这样回了儿子。

  杜富国与战友一起祭奠革命先烈时,向革命烈士行军礼。杨萌 摄

  后悔把富国送到部队吗?这样的问题在杜俊面前苍白无力。“如果后悔,就不会把小儿子也送去部队了。”杜俊表情平淡,却难掩双眼里打转的泪花。他一直认为,杜富国的选择,对弟弟妹妹的成长成材至关重要。

  杜俊记得,2013年杜富国提升士官后回家时,一家人争相穿他的军装。2017年,小儿子富强也去参军,在西藏某边防团,“那个地方我去看过,狗上不去,人背上去。”

  在父亲的印象中,老大杜富国学习成绩并不好。2015年扫雷部队在云南马关县集中培训学习,杜俊前往看望,站岗的杜富国正捧着书学习。他打趣地说“你读书时这么努力,就不会连高中都考不起。”儿子回他,“这是学来保命的。”

  杜富国原单位的战友记得,刚到部队时,杜富国文化底子薄,有些字不会写,用拼音答题,考试只考了32分,倒数第三,但后来能考到99分成为训练尖兵。2018年9月扫雷四队的龙虎榜中,训练之星有两人,杜富国榜上有名。扫雷四队组建后发展第一批党员共6人,其余5人均是班长,只有杜富国是个例外。

  初中毕业后,杜富国先在遵义市学了两年的装载机修理。就在今年国庆期间回家,他帮父亲修好了两台装载机,“没读多少书,在同龄人中他算是听话孝顺的。”杜俊说。

  事发后,杜俊在医院看到儿子时,“膝盖以上没有完整的,双肩处弹片较多。”在医院父子第一次简短的对话只有几秒,父亲喊了声“坚强点”,儿子回答“没事。”

  11月2日,在扫雷四队,杜俊站在杜富国的防护服前久久凝视。他眼前的防护服,军绿色外层布料就像是破布一般零散,里层烧黑的类似棉花状一样的东西触目惊心。他点了根烟说,“在我面前,他是长不大的孩子。”

  在2018年7月退役的原队长龙泉眼中,扫雷四队的战士们跟他是“生死过命的兄弟交情。”知悉富国失去双眼双手后,这段时间来,他说有时他会闭上双眼或蒙住双眼沉思,试图感受富国的世界。

  “会恐惧啊。”说话时,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压抑了很久的眼泪夺眶而出。稍作停顿后龙泉又自我安慰,“没办法,这就是军人的使命,这个职业就意味着伤亡。”

共5页: 上一页123

  • 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