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青把茶壶里的陶片掏出来仔细检查,没有任何商标,就是普普通通的石子。她觉得这东西天天放在水里,非但没有保健作用,可能还对健康有害。几次努力劝说后,白晓青发现自己做不动母亲的工作,只好把陶片捞出来砸碎了,丟在垃圾桶里。但没过几天,白晓青发现母亲又偷偷地把陶片拣了出来。
白晓青自认为在给母亲辟谣这件事上,已做得足够温和体贴。为了不“驳”母亲的面子,为了让母亲心情好一点,她还经常陪母亲聊天,即使是在自己工作很忙的时候也不忘。
尽管如此,因为坚持不懈地辟谣,白晓青的话最终还是被母亲认为是“顶撞”。最后,两人关系也慢慢变冷。
就在白晓青的母亲依然相信“酸碱体质理论”时,60岁的北京大妈王慧莲,早就丢弃了自己多年前花3000多元买的碱性饮水机。
因为她觉得那台机子用了太久,不太干净。现在,她自家喝的水都是开车从北京的山里打来的山泉水。“那是碱性的,更健康。”美国“酸碱理论”大师被罚之后,王慧莲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王慧莲很多年前从电视养生节目听来了这个说法,后来她发现身边的伙伴也都这么说。她压根儿没看过微信上的辟谣文章,她很肯定地“指导”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当你身体是酸性的时候,就容易得中风。酸性的身体就得吃点碱性的东西,等于中和了一下,要是您本来就是酸性的,您还老吃那酸性的,肯定不行。”
“我们都是头发白了半截的人了,一般人能忽悠得了我们?”王慧莲说,除了在饮食上注意之外,她最多花钱去超市买些碱性矿泉水、苏打水,绝对不会去买那些保健品。
“但是之前那台3000多元的碱性饮水机还是应该买的。”王慧莲强调,“有时候喝点碱性水,有时候喝点酸性水,这样才能酸碱平衡。”
“不仅是碱性水,‘酸碱体质理论’在中国已经被扩大化、泛化了,派生出了很多谣言。”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主任医师于康说,“需要组织各领域的专家对这些误区和谣言作针对性地集中解答,并编撰成册。”
坑人不浅的“酸碱体质备孕说”
后来,白晓青开始在网上专门辟谣。
让她和“酸碱体质理论”杠上的直接原因,是一款名为“碱孕宝”的保健品,曾一度在淘宝首页打出了“碱性生男孩、生了女儿怎么办?”的广告语。
那时白晓青刚怀孕,看到“碱孕宝”的广告后很愤怒,但之后又觉得挺荒谬的。“这是赤裸裸的对女性的歧视。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怎么能确保生男孩呢?”白晓青说。
白晓青家里并不重男轻女。白晓青回忆说,在读高中的那会儿,有个常去她家串门的阿姨,为生儿子,无所不用其极,听信了“碱性体质容易生儿子”的说法,“竟用上高锰酸钾溶液洗私处,导致皮肤都烂了”。她不知道那其实是酸性的,后来又去医院治,花了不少工夫。
“改变阴道酸碱度,会引起阴道菌群失调,乳杆菌减少,容易得细菌性阴道病。”朱思梦医生说,“我有个朋友,想生儿子,连续三个月每天用小苏打水冲洗阴道,不仅没怀上,还差点得阴道炎。”
白晓青根据淘宝上的信息去国家食药监总局查询,发现“碱孕宝”既不是药品,也不是保健品,只是一种糖果制品。这位理工科博士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综合相关信息,开始在网上写辟谣文章。或许是巧合,没过多久,随着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碱孕宝”最后下架。
“我觉得现在上网的年轻人,应该是不相信‘酸碱体质理论’的居多。”白晓青说。
“碱孕宝”倒下了,但一些打着“酸碱体质理论”幌子的备孕商品,依然还在电商平台上大行其道。就在这个理论被辟谣之后的“双十一”电商促销活动期间,这些商品的销量不减反增。
“那些报道说的是研究酸碱体质的那个人涉嫌从事医疗活动,并不是推翻‘酸碱体质理论’,只是一些媒体把事情放大了。”见到“酸碱体质理论”被辟谣的报道,淘宝店主王静韵(化名)一边这样向记者解释,另一边她自己也担心,“这些报道对这些产品肯定有影响。”
热2019-05-01
热2016-05-20
热2018-03-29
热2018-07-27
热2016-12-25
热2016-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