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奶奶也寂寞 替代爷爷满足奶奶(5)

2018-11-30 01:15:31作者:偶酷网来源:偶酷网整理

农村奶奶也寂寞 替代爷爷满足奶奶

农村奶奶也寂寞 替代爷爷满足奶奶

  在农村老家,居家过日子,一般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由于爷爷忠厚老实,与世无争,而且沉默寡言,不善于与外界打交道,出头露面的事便落在奶奶身上,奶奶仿佛天生就具备这种能力,一个小脚老太太,没读过一天书,却知书达理,话不多,却句句在谱,往那里一站,手无缚鸡之力,却有种威慑感,让左邻右舍,全村老小谁也不敢小觑,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后来我发现,即便在她的那些同辈妯娌之间,奶奶也是拿主意的人,定海神针一般,一言九鼎。

  奶奶身材高挑,面容清瘦,鸭蛋脸,高鼻梁,细眼眉,年轻时应该是个美女,一双眼睛尤其明亮,鹰隼一般,看人入木三分,视力极好,从我们家到所在的乡镇大约有四五里路,每逢赶集,奶奶便会站在门口眺望,有熟人从集市上返回,刚一露面,奶奶便会对旁边的人准确的水旜他的名字,屡试不爽,周边的人惊诧不已,按现在的视力测试标准来看,奶奶的视力绝对在2。0以上,当飞行员绰绰有余,我高考时体检测视力,左眼1。5有余,右眼1。2不足,应该说是继承了奶奶的一点基因,可惜只继承了一只眼。

  奶奶是个守旧的女人,从我记事起就没记得她穿过艳丽的衣服,或黑或蓝或皂,上身对襟大褂,下身免档裤,裤腿用布带缠紧,宛若当年行军打仗的土八路,头发用簪高高挽起,发际线很高,腰板始终挺得笔直,往那里一站,神清气爽,利利索索,让人心生敬意。因为我是家中的长子长孙,很得奶奶的宠爱,奶奶干什么都带着我,白天带我到街上玩,相熟的大婶大妈们会围上来逗我,有的教我跳舞,有的教我骂人,跳舞的在前面扭,我就跟在后面学,逗得她们哈哈大笑,现在的我依然不会跳舞,天生的愚笨,想必那时候扭起来会更加笨拙,但小孩子干什么都是可爱的;教我骂人的说一句,我就在后面重复一句,后来知道这不是什么好话我就再也不跟了,到现在我也不会骂人,逼急了眼更是连话都说不出。晚上睡觉也要和奶奶一个被窝。奶奶中年以后患有严重的气管炎,每到冬天就犯病,严重时睡觉只能弓着背趴着睡一会,然后坐起来昏天黑地的咳嗽,每到这时我便醒了,黑夜里只看到奶奶斜靠在墙上,喉咙里风箱一般喘着,胸口剧烈起伏,稍微好受些便把头埋在怀里鸵鸟一般打个盹,漫漫长夜奶奶就是这么煎熬着过来的,也不知她一晚能睡几个小时,有时候会准备个苹果放在窗台,咳嗽得厉害的时候奶奶会拿起来啃两口,现在想来也只是安慰一下,管用的成分不多。

  和奶奶有关的回忆大都集中在小时候,大都与吃有关,我似乎天生就是个馋鬼,对好吃的东西有着无比的渴望,又不会察言观色,农村里有句俗语叫:“馋懒不分家”,不幸而言中,我恰是这样的人,一个又馋又懒又不会来事的孩子想讨人喜欢也难,唯有奶奶一如既往的庇护着我,虽然生在贫困之家,居然从没吃过饼子窝窝头一类的粗粮,这在那时的农村环境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我出生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刚开始,城市里面乱成了一锅粥,但农村却相对平和,经济也开始复苏,摆脱了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日子也好过起来,饼子窝窝头能吃饱,但要想吃好还要等到二十年以后。那时候走亲访友拿的礼物一般是二斤挂面,每二两一小把,五小把堆起来,像点心一样精心包装好,放在一个提篮里面,外面盖着毛巾,到了亲戚那里,对方也不会全留,稍微意思一下再返回,要是有不懂事的把挂面全部留下,不知遭多少人忌恨,也让人瞧不起,那时候的细粮只有逢年过节或者遇上红白喜事以及翻修房子、请木匠打家具之类的大事才能动用,挂面更是稀罕物,不是生病谁也难得吃上一口,但我例外,只要饿了,张口就是挂面荷包鸡蛋,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过后,我都十几岁了,从胶东回到老家看望奶奶,那些长辈们看到我还会说“哎哟,这是你家那位挂面荷包鸡蛋吧?都长这么高了!”估计那时候我们家有限的几十斤细粮挂面都让我给吃了。吃挂面固然是小孩子的专利,但也不能一直吃个没完,两三岁还可以,五六岁就不能天天吃了,馋了怎么办?装病,经常的在床上躺着就不起来了,奶奶一开始以为我生病了,走到跟前,摸摸头也不烧,问我哪里不舒服,我装出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来,哼哼唧唧,就是不起床,奶奶不说话了,赶紧烧水煮面,面煮好了我的病也好了,要不就拿一个鸡蛋,在一个缺了半边的铁勺里煎一煎,缺油少盐,吃起来却是那样香,一个鸡蛋能吃半天,现在鸡蛋随时可以吃,要多少有多少,但却再也吃不出以前那种味道了。

共5页: 上一页

  • 12345下一页